刘铄
中妇牒冰练出自《三妇艳诗》,中妇牒冰练的作者是:刘铄。 中妇牒冰练是南北朝代诗人刘铄的作品,风格是:诗。 中妇牒冰练的释义是:中妇牒冰练:指中年妇女洁白如冰的玉佩。在这里,“牒”通“结”,意为佩戴;“冰练”是指玉佩,象征着纯洁无瑕。整句用来形容中年妇女的美丽与纯洁。 中妇牒冰练是南北朝代诗人刘铄的作品,风格是:诗。 中妇牒冰练的拼音读音是:zhōng fù dié bīng liàn。
大妇裁雾縠出自《三妇艳诗》,大妇裁雾縠的作者是:刘铄。 大妇裁雾縠是南北朝代诗人刘铄的作品,风格是:诗。 大妇裁雾縠的释义是:大妇裁雾縠:大妇裁剪着像雾一样的轻纱。这里“雾縠”指的是一种轻柔如雾的细纱,用以形容大妇的裁剪技艺高超,能够裁剪出如此轻盈细腻的布料。 大妇裁雾縠是南北朝代诗人刘铄的作品,风格是:诗。 大妇裁雾縠的拼音读音是:dà fù cái wù hú。
诗的逐句释义 昊天晴且高,秋气发初凉。 - "昊天":天空。 - "晴且高":天气晴朗且高远。 - "秋气":秋天的气息。 - "发":开始显现。 - "初凉":最初感到凉爽。 注释:描述了秋天天空晴朗、高处的感觉和初秋的凉爽气息。 白露下微津,明月流素光。 - "白露":指秋季的露水。 - "微津":轻微的积水或露珠。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流素光":流动的光华。 注释
【注释】: 三妇艳诗:指《长恨歌》中的“三妇艳诗”。大妇,即杨贵妃。裁雾縠,用轻纱做成的衣服。中妇,即虢国夫人。牒冰练,指白居易在长安所穿的冰绡衫。小妇,即韩国夫人。端,端正。清景,清雅的景色。含歌,歌唱。登玉殿,登上华丽的殿堂。丈人:丈夫。且,暂且。徘徊,来回走动。伤流霰,为流下的雪伤心。 【译文】: 大妇裁制薄如雾的轻纱衣裳,中妇制作透明似冰的丝衣。 小妇端庄美丽,歌声动听
白露秋风始,秋风明月初。 明月照高楼,白露皎玄除。 迨及凉风起,行见寒林疏。 客从远方至,赠我千里书。 先叙怀旧爱,末陈久离居。 一章意不尽,三复情有馀。 愿遂平生志,无使甘言虚。 注释: - 白露: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 - 秋风:指秋天的风。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高楼:高大的建筑,此处比喻诗人自己的住所。 - 白露皎玄除:白色的露水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澈明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描写了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展现了七夕节的传统风俗和浪漫气息。 首句“秋动清风扇”,描绘了秋风起时的凉爽感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火移炎气歇”则表达了夏日的炎热已渐渐消退,夜晚的凉风让人感到舒适。 第二句“广檐含夜荫”,描述了夜晚的屋檐被月光照亮,形成一片阴影,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第三句“高轩通夕月”,则进一步描绘了月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注释: 耸辔高陵曲,挥袂广川濆。——在高高的山岭上挥动着马鞭,在宽阔的原野上挥动着衣袖。 耸辔:扬鞭。高陵曲:即指高陵道,这里泛指道路。广川濆:即广川,今陕西省扶风县东北,有渭水南流。 挥袂:挥动袖子。 黄尘昏白日,悲风起浮云。——黄色的尘土使白昼变得昏暗,悲凉的秋风掀起了漂浮的云朵。 黄尘:指路上的尘土飞扬。 悲风:指秋风萧瑟,凄凉悲伤。 浮云:飘浮的云朵。 萧条万里别,契阔三秋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和时光的感慨。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第一句: 眇眇陵长道,遥遥行远之。 - 眇眇:形容道路遥远。 - 陵长道:行走在漫长的道路上。 - 遥遥:指距离遥远。 第二句: 回车背京里,挥手从此辞。 - 回车:回到京城。 - 背京里:离开京城。 - 挥手:告别。 - 从此辞:从这里告别。 第三句: 堂上流尘生,庭中绿草滋。 - 堂上
兹山蕴藉奇异,凭览兴致颇丰。 九峰相接连缀,五岛环绕萦绕。 层峦曲折绵延,绝壁高耸幽禁。 溪流众多更寒,林深日照阴凉。 我久居尘世,再次品味恬淡。 愿随安期生,在此高枕而眠。 注释: 1. 兹岳蕴虚诡:这山蕴涵着奇特的景色。兹,这。 2. 凭览趣亦赡:凭栏远望,兴趣也颇为丰富。 3. 九峰相接连:九座山峰连绵不断。 4. 五渚逆萦浸:五座小洲倒映在水中。 5. 层阿疲且引:层层山岭曲折延伸。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远方妻子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凄凄含露台,肃肃迎风馆。 - "凄凄"形容声音或气氛凄凉,这里描绘了露台上寒露的气息和风声带来的凉意。"肃肃"形容风声,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严肃。 2. 思女御棂轩,哀心彻云汉。 - "思女"指的是远在家乡的妻子。"御棂轩"是指妻子居住的地方。"哀心"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念之情。"彻云汉"意味着感情深远,如同穿透了天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