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
秋水 秋水与秋月相辉映,清澈透明无瑕疵。 有情山峦与远天共遥望,无边落日正西斜。 鹭鸟飞落冷寂芦苇中,雁群掠过暖沙留下迹。 我旋将岸边的柳条木,仿效古人泛舟湖边石。 注释: - 秋水:秋天的水 - 清无一点瑕:清澈得没有任何瑕疵 - 有情山共远:有情意的人与远处的山共望 - 无限日初斜:无边的景色在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刻最为迷人 - 鹭下沈寒苇:鹭鸟栖息在寒冷的芦苇中 - 雁空遗暖沙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秋水清无底,倚杖临秋水,微茫一派平。 极深不知底,独照有馀清。 一色兼天净,千寻似鉴明。 谁能冰下语,为探地中行。 月动无移石,云飞落止泓。 沧浪佳兴动,可以濯吾缨。 逐句释义如下: - “秋水清无底”:秋天的水清澈见底,没有浑浊。 - “倚杖临秋水”:我依靠手杖靠近秋水(指江水或湖水)观察它。 - “微茫一派平”:水面上雾气朦胧,一片平静。 - “极深不知底”
译文: 秋水连年涌流,江岸的巨石崩裂;碧波年复一年的涌动,映照着蓝天。 深山中草木在号叫,江面外鱼龙被随意抛弃。 既感叹茅屋变作飞蓬之草,又感慨虾蟆与枕席同床共眠。 人生变幻无常不可测,且让秋风摇曳着萝薜。 注释: - 秋水歌: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 年年:表示每年。 - 崩江石:指大江上的巨石因水流冲击而崩塌。 - 秋水年年
秋水阁席上呈颖叔原道秋水阁,即秋水亭。在苏州城北,为苏舜钦任吴县主簿时所建。此诗是苏舜钦为酬谢友人颍叔而作的。 吾爱秋水阁,水影照采椽。 水阁以秋水为名,因之取意于水。“吾爱”二字表明作者对秋水阁的喜爱;“水影”、“采椽”则描绘了秋水阁的景致,使人如同置身其中,感受到它的宁静与美好。 莹碧不知极,定与银汉连。 “莹碧”,形容水清澈透明,晶莹碧绿;“不知极”,指水的尽头无穷无尽,难以捉摸
郭外湖新涨,天边暑乍归。 牵罾移荻岸,系缆到柴扉。 桥影中流小,人烟极浦稀。 家家采菱角,处处落莲衣。 渡口迷村店,潮痕验钓矶。 鱼标林际短,蟹火夜深微。 柳近浮萍扫,枫兼断苇飞。 避矰鸿雁下,侵垄稻粱肥。 梦稳扁舟在,乡遥旧雨非。 殷勤报鸥鸟,伴我共忘机
《秋水》是道家经典《庄子》中的一篇长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其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认识外物。 《秋水》不仅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展示了庄子哲学中关于自然和个体关系的独特视角。通过阅读《秋水》,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哲学及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谁道破愁须仗酒,酒醒后,心翻醉。正香销翠被,隔帘惊听,那又是、点点丝丝和泪。忆剪烛幽窗小憩,娇梦垂成,频唤觉一眶秋水。 依旧乱蛩声里,短檠明灭,怎教人睡。想几年踪迹,过头风浪,只消受、一段横波花底。向拥髻灯前提起。甚日还来,同领略、夜雨空阶滋味
山阁坐知久,爱看秋水清。 萍开孤鹤过,莲坠小鱼争。 回合深林碧,微添落照明。 未穷庄叟理,圆对愧吾生。
阳崖豁秋阴,幽蔼散松柏。 高楼起长眺,愁见万里白。 有客携鸣琴,叩弦动清碧。 弹作潇湘秋,明湖水空液。 帝子眇何居,楚云在层壁。 烟长吴王城,高旻壮修翮。 凄凄鸿雁思,清商宕岩泽
雨馀沙碛明,风起波纹乱。 何处棹歌声,孤舟倚颓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