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秋水崩江石,秋水年年连天碧。
山中草木尽号呼,江外鱼龙轻虚掷。
既怜茅屋化飞蓬,又叹虾蟆共枕席。
人生变化不可知,且听秋风吹萝薜。
译文:
秋水连年涌流,江岸的巨石崩裂;碧波年复一年的涌动,映照着蓝天。
深山中草木在号叫,江面外鱼龙被随意抛弃。
既感叹茅屋变作飞蓬之草,又感慨虾蟆与枕席同床共眠。
人生变幻无常不可测,且让秋风摇曳着萝薜。
注释:
- 秋水歌:即《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
- 年年:表示每年。
- 崩江石:指大江上的巨石因水流冲击而崩塌。
- 秋水年年:意指秋天的河水每年都要奔流不息。
- 天碧:天空呈现出一片碧蓝色,形容秋天的天空格外清澈。
- 山中草木:指的是深山之中生长的树木和草丛。
- 号呼:大声叫喊。
- 江外鱼龙:指江外的鱼和龙,通常用来比喻隐居之人或隐逸者。
- 轻虚掷:随意抛弃,不受重视。
- 怜:怜悯,感慨。
- 化飞蓬:指茅屋变成蓬草,形容世事变迁,人无法预料。
- 叹:感叹。
- 虾蟆:青蛙,这里借指人。
- 共枕席:指人和动物共享床铺,比喻地位低下。
- 人生变化:指人的一生经历各种变化。
- 不可知:无法预测或知晓。
- 萝薜:一种植物,常用于装饰或制作物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用萝薜编织的衣物或其他物品。
赏析:
《秋水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相结合的诗。诗中的“秋水”象征着自然界的壮阔和永恒,以及与之相伴的时间流转和人事变迁。首句“年年秋水崩江石”描绘了秋水不断冲刷江岸的情景,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自然的威力。次句“秋水年年连天碧”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碧水和蓝天相映成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人间沧桑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思考。“山中草木尽号呼,江外鱼龙轻虚掷”反映了诗人对山林中生物和江外渔人命运的关注和同情。这种关注不仅是对自然世界的描绘,更是一种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会。
诗的最后一句“人生变化不可知,且听秋风吹萝薜”更是深化了这种思考。它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变幻莫测的看法,认为只有通过聆听自然之声,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