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冉冉兮雨纷纷,负耒耜兮出柴门。出柴门兮踏行云。
茫茫山色天未分,相率歌吟兮乐耕耘。

【注释】

①耒:古代农具。耜:犁的前端,用来翻土。

②柴门:指简陋的门户。

③相率:相互跟着。

④耕:耕种。耘:除草。

⑤未分:不分。

【译文】

烟霭缭绕、细雨纷飞,扛着锄头、走出柴门。走出柴门踏行云。

茫茫山色与天空交融,互相陪伴、欢歌吟咏耕耘。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劳动的情景,表现了他与自然融合的愉快心情。

首句“烟冉冉兮雨纷纷”,写烟雨迷蒙,笼罩着整个山村的景象。这既是对眼前景色的实写,也是作者心境的象征。诗人面对这样的环境,感到一种朦胧的美,因此他情不自禁地拿起手中的耒耜,走出了柴门,去砍柴烧火。

第二句“出柴门兮踏行云”,是写诗人走出柴门后所见到的山中景色,以及随之而来的轻松愉快的情绪。“行云”,即飘浮的白云,这里比喻诗人的轻快心情。

第三句“茫茫山色天未分”,写山色苍茫,天空和山色浑然一体,难以分辨。这是对前面所见景物的进一步描述。这一境界,给人以宁静、清幽之感。

末两句是写诗人在劳动时的情景。“相率歌吟兮乐耕耘”是说大家一起欢声歌唱,一同快乐地耕作,以歌颂劳动的美好。

这首诗的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充满了田园诗情。诗人在描绘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