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存
【注释】: 1. 其二十三:即《劝人诗》第23首。 2. 不从人处得:指不向别人求取。 3. 何劳昼夜苦求人:指不向别人乞求,自己可以解决。 4. 己珠迥然越三界:己珠,佛经中的譬喻,指自己的智慧和精神境界;三界,佛教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指世间。 5. 不是圣人非色尘:圣人是指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色尘是世俗之人。 【赏析】:《劝人诗》组诗共有23首,这是其中第二十三首
天色晴朗时,绿色山峰分外秀丽。万里虚空中,没有一点云彩。可惜当时的人,为什么不能理解呢?只有肯接受这种道理的人,才能一同进入此道的法门。 注释:晴明:天气晴朗。绿嶂:绿色的山崖。分:分明,显然。万里:指辽阔的空间。虚空:空旷的地方。绝点云:没有一点云彩。时人:当代的人。悟:理解,领会。肯者:有志于学习、研究的人。此法门:这里所说的道理、方法。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通过对山间晴日景象的描绘
注释: 万里无寸草,迥迥绝烟霞。 ——形容荒凉孤寂、空旷无物的景象。 历劫长如是,何须更出家? ——指修行者历经千辛万苦,依然不改初衷,何必一定要去出家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修行者的诗。首两句写荒凉,“万里无寸草”是说天地间一片荒芜,不见一丝生命的痕迹。“迥迥绝烟霞”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荒凉和冷清的气氛,使人感到一种孤独和无助。 三、四句则是对修行者的赞美。他们认为修行者虽然历经磨难
【注释】 1. 华表柱:古代帝王或高官死后,立于都城门外的石柱,其上刻有墓志铭。 2. 柦棙:琵琶的弦乐器。 3. 广陵:古郡名,在江苏省扬州市西北。 4. 弹得:能弹琵琶的人,指乐工。 5. 弹尽天下曲:意谓弹奏出世间所有美好的乐曲。 【译文】 君不见路边华表上的柱子,上面刻着天下所有的人。 琵琶随手一弹,美妙的乐曲就从琵琶中流出,但是没有人能够弹奏出来。 如果有人能弹奏得出来
【注释】 劝人 其十八:劝告人。 高抛不至天:比喻高傲自大,不肯低头。 低掷岂着地:比喻谦卑自下,肯俯首听命。 日轮:太阳。 隐山去:太阳隐藏在山后去了。 回头更觅鼻:太阳从山背后出现,又转回山后去了。比喻一反既往,改变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用“日”的行踪变化来比喻人的品行。上句说:“高抛不至天”,比喻那些目空一切的人,他们自以为了不起,不肯向别人低头弯腰,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我今劝汝道,汝休念文字。 劝人要真实,不要说谎话。 兼劝采樵人,努力莫相欺。 采樵人辛苦,不要骗他们。 注释: - 我今劝汝道:我劝告你的话。 - 汝休念文字:你不要念那些文词和字句。 - 兼:又、也。 - 劝采樵人:劝告打柴砍柴的人。 - 努力莫相欺:努力工作不要欺骗别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劝勉人们诚实守信的诗歌。作者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向读者传达了自己对诚实守信的看法。他认为
【注释】 劝:劝说。其:代词,这里指“他们”。二十:二十首诗。 舍:放弃。恩爱:恩爱之情。 誓愿:发誓。回顾:回头看望。 【赏析】 这首诗是劝人们不要为儿女结婚而发愁,不要为儿女成家而忧虑,应当让他们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不要去管他们的婚事。作者劝人要豁达、洒脱,不要过于担心儿女的婚姻问题。 劝人 其二十 多生不出家,万劫受辛苦。 今日舍恩爱,誓愿莫回顾。 译成白话文: 许多孩子不能出家修行
注释: 劝人 其二十一:劝诫人们。 春霜满天寒,览子黑漫漫:春天的霜花覆盖着整个天空,显得寒冷刺骨,而你(指诗人)的鬓发也像这满天的霜花一样乌黑而浓密。 白牛常在髑髅前:白色的牛经常来到骷髅面前。这里比喻诗人对死亡和生死无常的理解。 劝君审细看:请你仔细地看一看吧。 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诗人以“劝人”为题,意在劝诫世人要珍惜生命,不要过于沉迷于物质享受,更不应沉湎于酒色之中。全诗语言简练
幽州未得授戒,一十出家未是时,指在幽州修行尚未到时机。 二十出家正是时,二十出家是合适的时机。 今遇官坛缘未合,躘踵且作老沙弥,指今天遇到修行的缘分还不成熟,暂且当做一个老沙弥
注释:磨制砖瓦却无法做成镜子,虚空终究有月亮。火急地去提取它,不要接受那些无用的东西。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在诗中,诗人用磨砖不成镜、虚空终有月等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认为这些挫折和困难是无法避免的。而火急自提取,莫受多生屑则表明诗人对于生活中那些无用的人或事应该果断地舍弃。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清醒认识和坚定立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劝人 其十七 磨砖不成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