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存
注释:磨制砖瓦却无法做成镜子,虚空终究有月亮。火急地去提取它,不要接受那些无用的东西。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在诗中,诗人用磨砖不成镜、虚空终有月等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中的挫折和困难,认为这些挫折和困难是无法避免的。而火急自提取,莫受多生屑则表明诗人对于生活中那些无用的人或事应该果断地舍弃。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清醒认识和坚定立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劝人 其十七 磨砖不成镜
注释: 劝人 其九:劝告别人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否则像鱼一样被钓上钩。 长江抛钓子:在长江里抛下鱼饵,引诱游鱼上钩。 游鱼带丝绦:游鱼带着丝线般的尾巴游动。 恩重钩头饵:用美味的饵料吸引鱼儿上钩。 轻欺上祖歌:轻率地欺骗祖先的教诲和期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绘游鱼被钓的场景,讽刺那些贪恋功名利禄的人。诗人以长江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渔夫抛下鱼饵的情景。"长江抛钓子"
注释: 1. 登天不借梯,遍地无行路:意指登天的阶梯并不在人间,而在地上也找不到可以行走的路线。 2. 包尽乾坤处:意指天地间的一切都被包含在这个地方。 3. 禅子火急悟:意指修行者应该迅速领悟这个道理。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天地间的一切都被包含在一个地方的景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无常的道理。同时,通过劝导人们要迅速领悟这个道理,表达了人生应积极面对挫折,勇往直前的态度
注释: 劝人 其十五:这是一首劝诫诗,名为“劝人”,是说劝诫人们。 寅朝不肯起,贪坐昏黄晡:寅时天刚亮不肯起床,贪图安逸地坐在昏暗的傍晚时分。指贪恋舒适生活。 鱼被网裹却,胀破猎师肚:鱼被渔网缠绕住而无法挣脱,最后被渔网勒得肚肠迸裂而死。形容贪恋舒适生活,最终自取灭亡。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勤劳努力,不要贪图安逸的生活。诗中通过描述捕鱼者被渔网缠绕
【注释】劝人:劝告别人。 “满天不见路,万里迷也没”:意思是说天高得望不到边,地广得走不完,茫茫大路上,找不到通向佛门的道路,看不到修行成佛的希望。 “问汝世间人,何时得成佛?”:这是在询问世间的人,怎样才能达到涅槃的境界? 【赏析】这首诗以议论为主,夹杂一些问答体。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人生道路艰难、成佛难求的道理。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富有哲理性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可怜鱼鼓子,天生从地养。 - “可怜”:表示同情或怜悯。 - “鱼鼓子”:这里指的是一种乐器,可能是一种模拟鱼类声音的打击乐器。 - “天生从地养”:指这种乐器是自然生成,不需要后天培养。 2. 粥饭不能□,空肚作声响。 - “□”:可能是“饱”的意思,但在这里更可能的是“填”或“充”的意思。 - “粥饭不能□”:意思是说,即使有食物填充在肚子里面
枯木藏龙,雷动必惊。 惊者是少,不惊者多。 注释: - 枯木藏龙:意指表面上看似毫无生气的枯树中,其实隐藏着龙这样的神物,比喻有才学或能力的人深藏不露。 - 雷动必惊:意味着在雷电交加的时候,万物都会受到惊吓而颤抖,这里用来形容真正的强者在遭遇挑战时会表现出惊人的勇气和力量。 - 惊者是少:这里的“惊”指的是被惊吓到,而“惊者”则是指被吓到的人或者事物。 - 不惊者多
【注释】 脚踏:脚踩。香积垄,即香积山。 马鸣崎,地名,在今四川灌县西。 白云里,形容云层深处。 神光,指佛祖的光明。 最后句:最后的一句。与汝同枝:和你是同一条根,比喻同生共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劝人修行时说的。他告诉别人,修行要像他一样,脚踏实地、刻苦修行。诗的前四句说,我要脚踏香积山,头枕着马鸣山,身卧在白云之中,修炼成佛,让佛光普照。诗的最后一句说,你要与我同修,同生共长
注释:世上有一种事,奉劝学者去取。即使没有半分钱,也能流传历劫的富有。 赏析:这首诗是劝学者不要贪图小利,要专心致志地读书,以取得真正的财富和智慧。诗中通过“虽无半钱活”和“流传历劫富”两句话,形象地表达了这种观点。其中“虽无半钱活”指的是虽然现在没有钱,但是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获得财富。而“流传历劫富”则是指这种财富将会流传下去,代代相传,永远不会消失。因此,作者认为
【释义】:这首诗是劝诫人们,要像山峰一样崇高,像泉水一样清纯。 【译文】:山巅白雪皑皑,众水汇成一条源深流长。修行的场所平坦如手掌,我宗超佛心志坚。 【赏析】:本诗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雪,以雪山的白,比喻人的品格纯洁高尚;将众河汇流,比喻修行者的道场广阔无垠。诗人通过描写高山之高、流水之长以及修行场所的广阔,来表达自己对于修行者追求道业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