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存
【注释】 ①鱼鼓:一种乐器,用鱼皮或鱼骨制成,击之有声。 ②悬头为众苦:把脑袋挂在高处示众,表示自己甘愿受尽苦难。 ③师僧吃茶饭:和尚和僧人吃茶饭。 ④拈槌打我肚:用手拿棒槌敲我的肚子。 ⑤鸬鹚:水鸟名,形似老鹰而小,常在溪边捕鱼。 ⑥誓不入湖:发誓绝不进入湖中。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贾岛。贾岛是唐人,他作诗追求“炼句”,即讲究字斟句酌,精心雕琢。此诗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释义】:这首诗是劝诫人们,要像山峰一样崇高,像泉水一样清纯。 【译文】:山巅白雪皑皑,众水汇成一条源深流长。修行的场所平坦如手掌,我宗超佛心志坚。 【赏析】:本诗用比喻手法,将山峰比作雪,以雪山的白,比喻人的品格纯洁高尚;将众河汇流,比喻修行者的道场广阔无垠。诗人通过描写高山之高、流水之长以及修行场所的广阔,来表达自己对于修行者追求道业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注释】 枯树:比喻无才德的人。解藏龙:指隐藏龙的本领。贪睡不闻钟:比喻贪图安逸,不关心国事。侵:侵袭。觉:察觉。是何龙:指什么龙?这里用典。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无才德的人在朝廷当官,整天贪睡,对朝政不闻不问,最后突然觉悟到自己原来是潜伏在朝廷中的一条龙。全诗讽刺了那些庸碌无能、尸位素餐的官僚。首句“枯树”是借喻,说这些官僚没有才能,就像枯树一样,不能像树木那样生根发芽,结出桃李之果
注释: 低头看不见地面,仰面看不见蓝天。想要知道白牛在哪里,只要看看骷髅的前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用骷髅和白牛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做人的道理。 第一句“低头不见地”,意思是低着头看不到地;低头表示谦逊、卑下、自卑,看不到地说明不自重,没有志向。这是告诫人们不要低头,否则看不到自己的前途。 第二句“仰面不见天”,意思是仰起头来看不见天;仰起头表示自尊、自大、自傲,看不见天说明目空一切
注释:每个人都拥有洞察宇宙的眼界,不要随妄念颠倒去观察。恒河沙数的国土都吞尽,吞尽了我有何意义? 赏析:这是一首佛教诗,劝人们要洞察宇宙的真相,不被妄念所困扰,保持清醒的头脑。整首诗用词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让人深思
```markdown 辞曾氏 昔年曾许郁多罗,直至如今未动梭。 此日且随云水去,谁能待得鸭成鹅。 译文 昔日我曾许下诺言,郁多罗的承诺一直未曾动摇,至今未有任何动作。今日我将随着云水而去,谁能等待到鸭子变成鹅呢? 注释 1. 郁多罗:可能是一种象征或者特定的承诺或愿望。 2. 梭:此处可能指织布机上的梭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承诺的不变。 3. 云水:形容自然景象
《因读寒山诗》是唐代诗人义存的作品,全诗如下: 可怜寒山子,多言复多语。横路作篱障,何如直下觅光舒? 译文与注释: 可怜寒山子,多言复多语。横路作篱障,何如直下觅光舒? 注释:《因读寒山诗》是唐代僧人、诗人号寒山子所作的诗。世传贞观年间台州刺史闾丘胤所作《寒山子诗集序》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寒山子的同情和对佛教出世思想的理解。全诗通过对比寒山子的行为和态度
【赏析】 劝人诗其二,这是一首讽刺世态炎凉,劝诫人们不要做见利忘义之事的诗歌。全诗用反语,表面看似在告诫人们不要贪图虚名,实际上则讥讽了那些贪财图虚的人。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反语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若切老婆心,劝君莫掠虚。”此句表面上是在劝告人们要像对待老婆一样对待别人,不要贪婪无度。实际上却暗指那些贪恋虚名的人们,他们的行为如同掠夺别人的妻子财物一般,令人痛恨。
【注释】 达摩:指禅宗祖师达摩。佗,通“他”,他、你,指自己和对方。子细:仔细。审思观:认真思考观察。悟去好:突然领悟而达到好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劝诫诗,诗人以禅师的口吻,劝告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不要虚度年华,要刻苦学习,认真思考。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着深刻的哲理,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赏析诗词的语言。此类试题解答时,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概括主旨,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和手法进行分析。“光阴倏忽暂须臾,浮世那能得久居”的意思是:岁月飞逝转瞬即逝,浮生岂能长久居住?“出岭年登三十二,入闽蚤是四旬馀”的意思是:离开岭南时年龄为三十二三岁,进入福建时已过了四十多岁。“他非不用频频检,已过还须旋旋除”的意思是:别人不是不用检查的,已经过去还要赶快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