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
【注释】壬午:宋神宗熙宁九年。 【赏析】此诗写诗人寻旧游,与故人欢聚,畅饮高歌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豪放不羁的胸怀,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全诗四句,前二句点明时间、地点,后两句描写饮酒作乐的情景,结构上前后照应,一气呵成。 首联“春风席里客常留”,写诗人春日寻访友人。春风和暖,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光,而此时却因故人不在,只好留下遗憾。“席里”指席地坐卧,即野外野居。
【注释】 南陌:南北向的小路。 西洲:地名,在今江西境内,是诗人的旧游之地。 桥边:指桥头。 有同游:意即“与谁同游?”表示对往昔同伴们的思念。 朱颜:这里指红润的容颜。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秋日重访昔日游踪时的感受。首句“寻旧游”总领全篇,点明题旨;二、三两句具体描写了诗人当年在南陌西洲的游乐情景;四句写今日的感慨,抒发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
注释: 晴空万里,云雾缭绕。凉爽的微风在午后吹拂。隔着溪流,几里之外就能听到寺庙里的钟声,遇见了前村的牧童。平缓的桥指向东边。郁郁葱葱的山径两旁长着松树。 赏析:《醉太平·过福岩见古峰》是宋代词人陈棣创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景,描绘了一个清新幽静的夏日景色,下片抒情,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词意境清远,语言朴实,富有真情实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金人捧露盘。诸干一中秋来看月,次日举放生会(壬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景色。"金人捧露盘"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象征着丰收和希望。"诸干一中秋来看月,次日举放生会"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深深敬意。 俯晴湖,秋城影,带疏林。 有客来、揽胜行吟。 凉风几夜,淡烟清汉不成阴。 晴光如堕,广寒近
《长相思·新晴》是宋代词人晏殊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景衬情,借物抒情,抒发作者在春日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和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诗句翻译: 1. 雪飞轻。日微晴。 2. 十度东风暖未成。徐看春草生。 3. 暮云平。有烟横。 4. 又听鸣鸠唤雨声。夜来星乍明。 译文: 1. 雪花轻轻飘落,太阳微带晴朗,春风拂面温暖却尚未完全散去。 2. 细看东方天空中,春草刚刚萌发,生机勃勃。 3.
闻声不寐卧踟蹰。要护贫家架上书。小枕擎来一掷虚。计无如。留饭明朝待饱渠。 【注释】: 壬午:指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的壬午年,即公元1172年。 踟蹰:徘徊,来回走动。 护:保护,保存。 计:方法。 无如:没有办法。 留饭:留下饭吃。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在听到老鼠破书声后,对书籍的珍爱之情。作者用"闻鼠碎书纸声"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他对书籍的珍惜和爱护之心
小重山 立春(壬午) 万户城中帖采匀。 飞云三素影、报康辰。 辛盘柏酒展华裀。 青旗动,箫鼓赛芒神。 官鬓插花新。 前驱歌且舞、引朱轮。 骈喧踏暖一街尘。 城门晚,醉饱看归人。 【注释】: - 万户:指皇帝的宫殿,皇宫里的人很多。 - 帖采匀:把五彩的旗帜贴在墙上。 - 飞云:形容云彩飘浮的样子,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 - 三素:这里指白色的云。 - 康辰:美好的时光,春天。 - 柏酒
【注释】 金人捧露盘:指宋高宗建炎四年(1128)五月,金兵在汴京掳走徽、钦二帝。 沼吴来:从江南来到吴地。 存遗像:保存徽宗的画像。 只林:即“祇林”,指佛寺。 吊之:吊唁徽宗。 对景狂吟:站在景致优美的地方大声吟诵。 危城:指临安(今浙江杭州)。 绿杨:垂柳。 晴开:晴天开放。 高阁:高大的楼阁。 因禽网,念鱼砧:比喻南宋小朝廷如网罗禽兽一般。 全生:保全生命。 推恩刀俎
沁园春·和曹秋岳题钱铒信绿溪山园(壬午) 注释: 度小桥南,映屋林疏,缘流砌湾。 见澄寒绿贮,全殊旧水,凝春翠叠,恰胜真山。 笑锦堂夸,嫌金谷俗,趣在桑田十亩间。 留清梦,是霜声叶劲,两色花殷。 新苔逐径成斑。 有竹影梅香屋几间。 喜高僧信宿,平分一麈,佳人朝暮,近倚双鬟。 墉自迎风,扉常待月,野客须过莫早关。 寻情话,只惊波愿息,倦羽知还。 翻译: 我走过了小桥的南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在壬午年的春天所写,诗中的梅花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机。 首句“岭山桥边,趁著轻霜,南枝早开”描绘了梅花生长在岭山桥边的景色,趁着轻霜,南枝已经早早地开放。这里的“岭山”指的是地名,而“桥边”则暗示了梅花的生长环境。接着,“看清香径发,无容寒勒,孤芳自吐,已报春回”描述了梅花散发的清新香气以及它顽强的生命力,即使寒冷的天气也无法阻止它的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