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桭
江山胜览卷 维扬有客思飘飘,历览山川不惮遥。 巫峡秋涛云梦雨,吴门夜月浙江潮。 北瞻燕冀天应近,西渡殽函雪未消。 到处幽奇看不尽,更收馀兴入诗瓢。 注释: 1. 维扬:指扬州,古时又称广陵、江都、南徐等。 2. 飘飘:形容心情舒畅愉悦的样子。 3.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重庆奉节县和湖北巴东县交界处。 4. 云梦雨:指云梦泽的雨水。 5. 吴门:指苏州。 6. 浙江潮:指钱塘江潮水。 7.
【注释】 苍茫:辽阔。朝宗:指江河奔流归海,这里比喻人才向朝廷输送。蜀雪:指四川的冰雪。融化后流入江中,使春水上涨。楚帆:指楚国一带的帆船,飞送暮潮回,即傍晚时乘船顺潮而下。四时:一年中的四季。蜃气:指海市蜃楼。看雨:观看天空云霞变幻。两岸涛声:指长江两岸的波涛声音。官渡:指东汉末年的荆州。殊乐:非常快乐。乘风冲破浪花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经过荆州时的即兴之作。
玄武湖 山势周遭十里湖,天开胜槩壮皇都。 画船晴泛鸥波阔,玉镜秋涵兔魄孤。 隔岸泉源通太液,中央楼阁类蓬壶。 堤边驻马看来久,为爱澄清绝点污。 译文: 玄武湖 周围环绕着山峦,湖水清澈碧绿,仿佛是大自然的一幅画。天空晴朗,湖面宽阔无垠,与周围的景色相得益彰,展现出壮丽的景象。 画船上的人正在欣赏湖光山色,湖面上飘荡着几只白色的鸥鸟,它们在水波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远处的月光映照在湖面上
丹灶苍烟 左慈丹灶有遗踪,袅袅苍烟出碧松。 注释:左慈的丹灶遗址,留下了难以追寻的痕迹,一缕缕袅袅升起的烟雾从碧绿的松林中飘出。 岩际虹光常不散,空中鹤驭已难逢。 注释:山间的彩虹之光总是那么灿烂耀眼,但空中的仙鹤已经难以再见到了。 随风飘影林峦暝,映日涵晖紫翠重。 注释:随着风的吹拂,我的影子在树林和山峦之间摇曳不定,映照在日光下的紫色和翠绿色更加浓重厚重。 几度停骖访灵异
姑孰十咏效李翰林 其一 姑孰溪 清溪何迢迢,奔流绕城曲。 人家楼阁临,贾客帆樯宿。 双虹波上横,千树峰边绿。 观风溯空明,悠悠濯心目。 注释: 1. 清溪何迢迢,奔流绕城曲。这句话描述了姑孰溪的清澈和它蜿蜒流淌的景象。"迢迢"形容路途遥远,突出了溪水流动的动态美;"奔流"则强调了水流的速度和力量,给人一种动感。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自然之中。 2. 人家楼阁临
诗句如下: 台废已无踪,台名在人耳。 大江天际来,叠嶂云边起。 空见梵王宫,占断黄山趾。 旧碑何处寻,塔影秋空里。 接下来将为您分析这首诗的翻译和意义: 诗歌原文 凌歊台 台废已无踪,台名在人耳。 大江天际来,叠嶂云边起。 空见梵王宫,占断黄山趾。 旧碑何处寻,塔影秋空里。 诗歌赏析 凌歊台是姑孰十咏中的作品之一,诗人陈桭通过描绘凌歊台的地理位置
【注释】 题扇寄叶与中都宪时赞军窾外:题诗在扇子上,寄给中都(今北京)的长官。时赞军窾外:时指现在,窾(kuǎn)外,古地名。 【赏析】 这首赠别之作,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好友令狐绹的。此诗前四句写送别之苦,后四句写友情之深。全诗情调悲壮,语言精警。 起二句“同年踪迹恨西东”,言自己和令狐绹都是同年进士,但仕途坎坷,一在长安,一在外地。“恨”字表明了作者对于仕途失意的不满情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全诗如下: 题目:《题青云一骑卷送邵振声会试春官》 诗句翻译: 1. 忆昨联骑榕城东,意气相许相磨砻。——回忆起过去我们骑着马在榕城的东边,意气相投,相互砥砺。 2. 蒙恩叨乘桓氏骢,乘之愧未苏民痌。——我有幸乘坐桓家的骏马,但我内心却感到惭愧,因为我还未能解除人民的疾苦。 3. 君家枥上八尺駥,骨相岂与凡马同。——你家的马站在枥上,有八尺高
``` 大江自西来,到此势偏隘。 - 诗句解读:这句描述了大江从西面流来,到了天门山这个地方,水流变得狭窄。这里的“偏隘”意味着水势在这里变得不宽泛,可能因为地形的原因。 天门常不扃,为放朝宗派。 - 诗句解读:天门山的山门常年敞开,目的是为了让来自东方的江河水族能够顺利归向大海,即所谓“朝宗”之意。这里的“扃”是关的意思,表示天门山是开放的状态。 双翠展蛾眉,两岸堆螺黛。 - 诗句解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所作,题目为“姑孰十咏效李翰林 其五 桓公井”。诗中通过描绘桓公井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于奸佞之人的厌恶和对正直、清廉的赞美。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姑孰十咏效李翰林 其五 桓公井(全诗) 井水本湛然,人也一沾污。 遂令千载名,涤去还如故。 荒甃翳春苔,寒虫泣秋雨。 我诗辟奸雄,为泄泉石怒。 【译文】 井水原本清澈,却被人玷污。 结果导致千年声誉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