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所作,题目为“姑孰十咏效李翰林 其五 桓公井”。诗中通过描绘桓公井的景致,表达了作者对于奸佞之人的厌恶和对正直、清廉的赞美。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姑孰十咏效李翰林 其五 桓公井(全诗) 井水本湛然,人也一沾污。 遂令千载名,涤去还如故。 荒甃翳春苔,寒虫泣秋雨。 我诗辟奸雄,为泄泉石怒。 【译文】 井水原本清澈,却被人玷污。 结果导致千年声誉受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作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着诗句分析,根据各种手法的作用来分析,同时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分析。此诗写于元末,作者在牛渚矶游览时,看到江边奇山异水,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全诗八句,前四句写景,中间两句议论,最后两句抒情。首联“巨川汇牛渚”“绝壁俯层岩”,交代牛渚矶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以及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注释】 姑孰:地名。位于安徽省当涂县,有“姑孰十咏”传世。 李翰林:唐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号樊南生,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夫不还:指妻子被征讨,不能回来。 贞心:忠贞不渝的心志。 化:变,化为。 石:指变成石头。 独立天地间:指独自站在天地之间。 春秋:一年分两季,一为阳春,一为阴秋,这里借以喻年岁、时序的更迭。 江声:指长江的水波声。朝夕:早晨和晚上,泛指日夜。 双眉颦:形容愁眉紧锁。
安庆谒余忠宣公祠 高城枕江澨,名山蟠大龙。 巍巍豳国祠,凛凛忠义风。 公昔擢第日,名声已沨沨。 字牧与持宪,到处苏民痌。 迨兹镇舒郡,适值元历终。 贼骑四郊合,敌舟三面攻。 中流屹砥柱,欲障狂澜东。 训练疮痍民,尽为貔虎雄。 射蛟斩鲸鲵,跃马凌烟虹。 七年穷智略,百战多殊功。 岂徒淮海蔽,再期颓运隆。 外援苦断绝,内储亦虚空。 孤城如片雪,置在洪炉中。 力竭继亦死,全家俱徇忠。 更有偏禆士
【诗句释义】 丁令辞辽东,曾向此山住。 ——丁令(人名),这里指诗人自己。辽东,古地名,今辽宁省东部。曾向此地隐居。 萝洞晓云白,丹炉暮烟紫。 ——萝为薜荔,一种植物,古人常用以比喻仙家。晓云白,指早晨的白云。丹炉,道家炼丹用的火炉,这里指道士炼丹的炉子。暮烟紫,指傍晚的紫色烟雾。 猿啸山寂寥,鹤飞渺何许。 ——猿啸,猿猴的啸叫声。寂寥,寂静空旷。渺无踪迹,无法追寻。 扰扰尘世中,睇望空延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姑孰十咏》中的第六首,题为《慈姥竹》。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江上慈姥山,地与嶰谷匹。 在江上有一个叫做慈姥山的地方,它的位置与嶰谷相似。嶰谷在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东南,以产玉著称。这里的“慈姥山”可能是一个比喻,用来形容慈姥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产竹制箫管,清和中音律。 慈姥山出产竹子,用来制作箫管,这些箫管的声音清脆悦耳,和谐优美
青阳察院 停下来在青阳停留,傍晚的雨让树林更加幽深。九华山近处看不见,云气飘渺无边无际。没有时间去欣赏那幽静美丽的风景,四处询问百姓的意见。深夜里我深感忧愁和不快乐,心中充满了烦恼和不满。山神如果喜欢我,就给我开拓一片天地。清晨扫除了昏暗的云翳,就像拉开帘幕一样明亮。放出九个芙蓉花,茂密地覆盖着碧绿的天空。五老峰上山峰重叠,参差不齐。咫尺之遥就是官府,一一展现它们的特色。飞流直下冲向玄冥之渊
【注释】: 秋台仙郎美如玉,筼筜旧种金溪曲。 密疑晓雨暗湘皋,乱与春云散淇澳。 迩来阊阖逞琅玕,粉署凝碧涵秋寒。 朝回爱此半窗绿,何必江南千万竿。 翔鸾翥凤舞旌节,一榻清风无暑热。 坐久飒然尘虑消,吟成顿觉襟怀洁。 我家潭边万玉林,别来霄汉岁华深。 披图展玩动遥思,与子岁寒同此心。 【译文】: 秋日的庭院里,仙风道骨的美少年,如同白玉一般清丽脱俗,他栽种的筼筜竹,生长在曲折的金溪边。
【注释】 ①台:指亭子。 ②遐悲:远别的悲哀。 ③先人:对死去的亲人的尊称,这里指作者的祖先。 ④泽水湄:泽是地名,水是泽水,即今江苏沛县境内。 ⑤亭存:亭还在。 ⑥风业:风度和功业。猗猗:茂盛的样子。 ⑦堂北慈:指作者的祖父或父亲在北堂。堂,正房;慈,慈亲。 ⑧得禄不逮养:得到俸禄却不及奉养双亲(一说“得禄”指“获得功名”,而“未逮养”意为未能奉养双亲),暗指功名不能兼养父母。 【赏析】
【注释】彭泽:今江西九江市,晋代文学家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徙:迁移,指被罢官。邑治:县城。已非古:已经不象古代了。慨想:感慨地想象。靖节翁:陶渊明的字。流风:遗留下的风韵。邈尔:远的样子。千载豪:指有千古之高的杰出人物。岂为五斗米:难道只是为了那微不足道的五斗米俸禄?五斗米:汉代初年,西汉初年的开国皇帝刘邦曾下令规定,老百姓缴纳租税后,余下的五斗谷子作为口粮。这里泛指微薄的收入。双橹:船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