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肇浙
登安平谯楼 高楼遥控九河关,海岱微茫指顾间。 千里飞帆衣带水,半窗斜日锦屏山。 孤城粉堞连云起,平楚苍烟逐雁还。 氛祲坐消波浪息,风光嬴得独开颜。 注释: 登:登上;高高的城墙上眺望。 遥控:遥相控制。 海岱:指黄河与淮河之间的平原,即今黄淮平原。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指黄河的东面和淮水之间。 指:指点、指点迷津。这里是遥相引导的意思。 千里:形容很远的距离。 飞帆:扬帆远航。 衣带水
``` 泰山 其四中天飞阁俯崔嵬,吴越诸峰面面开。错落山形皆北拱,微茫海气自东来。 秦皇驱石元无字,汉代祈灵漫有台。七十二君多胜事,只今斜日照苍苔。 译文 在晴朗的天空中,高高的阁楼俯视着巍峨的山峰,吴越的群峰都向它敞开。错落有致的山脉都朝向北方,微弱的海风从东方吹来。秦始皇驱赶巨石,却没有留下文字;汉代的人们祈求神灵,只是建立了一些祭坛而已。历史上的七十二位帝王,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事情
泰山 其二 叠嶂飞梯断复连,晓烟寒叶转堪怜。 龙湫半向苍藤泻,鸟道翻从碧落悬。 败碣莓苔馀汉字,孤松风雨自秦年。 寻真不觉仙源远,觅得丹丘息万缘。 注释: 1. 叠嶂飞梯断复连:形容泰山的峰峦重叠,山路曲折,就像一架飞梯一样。 2. 晓烟寒叶转堪怜:清晨的雾气和寒冷的叶子让人感到可怜。 3. 龙湫半向苍藤泻:形容山中的龙湫像苍翠的藤蔓一样流淌。 4. 鸟道翻从碧落悬
超然台 一片秋光爽色开,况逢仙令共登台。 城连平楚天边去,云拥群山海上来。 潍水尚寒高鸟尽,穆陵无恙夜乌哀。 尊前欲洒千秋泪,往事残碑伴绿苔。 注释: - 一片秋光爽色开:形容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让人感到清爽和愉悦。 - 况逢仙令共登台: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一同登上了这座美丽的平台,享受着与仙人共度的时光。 - 城连平楚天边去:这座城市与远方的平原相连,仿佛延伸到天的尽头
仙种应从阆苑传,孤根百尺老龙眠。 红云低映轮囷石,绝壁深蟠瘴疠烟。 唐骑未能驰绣岭,汉宫应得傍甘泉。 春风容易朱颜换,阅尽枝头几岁年。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1. 仙种应从阆苑传,孤根百尺老龙眠。 - 仙种: 指荔枝的种子或植物本身带有仙气,传说中具有神奇的效果。 - 阆苑: 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常用以代指仙境。 - 孤根: 形容荔枝树根孤独而强大,生命力顽强。 - 百尺: 形容树高
``` 半空星斗落前楹,月色霜华千里平。 四壁烟岚寒枕簟,几家灯火隐山城。 封中白见秋云起,海底红看夜日生。 自分身如王子晋,平峰顶上坐吹笙。 注释:天空中的星星和月亮从天而降,洒下银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前院。月光下,大地仿佛被一层霜花覆盖,景色宁静而美丽。四周的墙壁上笼罩着淡淡的烟雾,让人感到寒冷。在山城之中,有几户人家的灯光若隐若现。 在云雾缭绕的高空中,我仿佛看到了秋天的白云缓缓升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之一,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富有想象力和画面感,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仙境图。下面是对各句的逐词释义: 1. 绀殿朱宫敞碧霞:绀殿和朱宫都是红色的宫殿,敞开的是碧色的霞光。这里的“绀”是指深蓝色的颜料,“朱”是指鲜艳的红色。这一句描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 2. 楼台缥缈玉真家:楼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如同玉真的家一样。"缥缈"形容楼台在云中显得非常模糊,难以捉摸。 3
《登泰山》 游泰山其三 山半罡风吹竹冠,洞前云气湿衣寒。 珠帘喷雪三千尺,石磴悬空十八盘。 禹服弹丸天际尽,汶河衣带掌中看。 汉家未欲论封禅,桧柏森森太乙坛。 注释: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黄鹤从西来,棹舟入远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泰山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两句
这首诗的标题是《峄山》,作者是宋朝的李之仪。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第一句:“宿雨初收𥌓色开,风吹双屐上蓬莱。”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峄山脚下看到的景象。"宿雨"指的是早晨刚醒来时空气中还残留着的雨滴。"𥌓色"可能是指清晨露水覆盖的植物或花朵的颜色。"开"字表明雨停了,露珠开始蒸发,植物重新焕发了生机。“双屐”是指古代人走路时穿的木屐,这里暗示诗人已经走了一段路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肇浙的作品《黄香荔支》。接下来,我们将逐步解析这首诗: 1. 纷纷红紫斗浓妆: - “纷纷红紫”描绘了荔枝树上挂满的红色果实,如同繁花似锦一般。 - “斗浓妆”则形容这些红色的荔枝在阳光照耀下,色彩鲜艳,宛如精心妆容一般。 2. 正色犹存一树芳: - 这里的“正色”指的是荔枝本身的原始颜色,即深红色。 - “犹存一树芳”表达了尽管岁月流逝,但这一树的荔枝依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