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红紫斗浓妆,正色犹存一树芳。
金屋正宜藏玉貌,绿衣何用怨黄裳。
栖枝莺鸟浑无辨,对酒鹅儿别有香。
若待三秋摇落后,千头羞杀洞庭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肇浙的作品《黄香荔支》。接下来,我们将逐步解析这首诗:

  1. 纷纷红紫斗浓妆
  • “纷纷红紫”描绘了荔枝树上挂满的红色果实,如同繁花似锦一般。
  • “斗浓妆”则形容这些红色的荔枝在阳光照耀下,色彩鲜艳,宛如精心妆容一般。
  1. 正色犹存一树芳
  • 这里的“正色”指的是荔枝本身的原始颜色,即深红色。
  • “犹存一树芳”表达了尽管岁月流逝,但这一树的荔枝依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1. 金屋正宜藏玉貌
  • 将荔枝比喻为美人,这里的“金屋”象征着高贵华丽的居所。
  • “藏玉貌”则意味着这些荔枝如同美人一样,拥有让人无法抗拒的美丽。
  1. 绿衣何用怨黄裳
  • 将荔枝的绿色外皮比作绿色的衣裳。
  • “怨黄裳”则是说,这样的绿色衣裳并不影响荔枝本身的美丽。
  1. 栖枝莺鸟浑无辨
  • 描述了荔枝树枝上栖息的莺鸟,它们在这美丽的荔枝树下无忧无虑。
  • “浑无辨”则表达了一种和谐与自然的美。
  1. 对酒鹅儿别有香
  • “对酒”指的是人们饮酒时的情景。
  • “鹅儿”指的是鹅,这里可能暗指鹅蛋或鹅肉,因为鹅肉也常被用来烹饪美食。
  • “别有香”则是指这种食物在酒的陪伴下,味道更加独特。
  1. 若待三秋摇落后
  • “三秋”指的是一年中的三个秋天,暗示荔枝成熟需要时间。
  • “摇落后”则是指荔枝成熟后,通过摇晃来分离果肉和种子的过程。
  1. 千头羞杀洞庭霜
  • “洞庭”指的是中国著名的洞庭湖,这里可能是为了增加诗的意境而使用的地名。
  • “羞杀”在这里是夸张的说法,意思是荔枝如此之多,以至于连洞庭湖都害羞。

谢肇浙的《黄香荔支》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