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典
夕月乐章其三亚献 二觞载斟,乐舞雍雍。 神歆百职惟供。 愿顺轨兮五行,祈民福兮神必从。 译文: 两杯酒满上,音乐舞蹈欢快。 神灵享受百官供奉。 希望顺着轨道行走,五行和谐。 祈求人民幸福,神灵必定听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祭祀的场景,充满了庄重和祥和的氛围。 “二觞载斟”指的是两个酒杯满上,象征着祭祀的准备已经就绪。 “乐舞雍雍”则描述了音乐和舞蹈的欢快场面,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意和喜悦之情。
【注释】 “礼乐肃具”,意思是:礼仪音乐完备。 “精意用伸”,意思是:精神意绪得以舒展。 “位坎居歆”,意思是:神位在坎,祭器在歆。 “纳兹藻蘋”,意思是:献上草本植物。 “彻之弗迟”,意思是:撤去祭品不要迟疑。 “仪典肃陈”,意思是:典礼仪式要严肃庄重。 “神其鉴之”,意思是:神灵来监察吧! “祐我生民”,意思是:保佑我百姓安宁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夕月》乐章的第五首
【注释】 祭历代帝王乐章 其二:祭祀历代帝王的乐章之二。 斟酒(zhen):斟,意为倒。 礼明:(1)指礼节明确,合乎规矩。(2)指礼节完备。 诸帝:(1)指各位帝王。(2)指古代君王们。 熙和:(1)形容气氛和谐愉快。(2)指帝王们心情欢畅。 悦情:(1)使人心悦诚服。(2)使人心满意足。 百职奔走:(1)各种官吏忙个不停。(2)指群臣都来参加祭祀活动。 百职,泛指百官。(3)百工
注释: 1. 酒行兮爵盈,喜气兮雍雍。 注释:酒杯满溢,欢声笑语充满周围。 2. 重荷蒙兮再瞻再崇。 注释:再次承受国家重任,再次仰望高山。 3. 群臣欣兮跃从。 注释:群臣喜悦,跃跃欲试跟随。 4. 愿睹穆穆兮圣容。 注释:希望能见到庄严肃穆的圣颜。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君主在盛大庆祝活动中的一个场景。他与群臣一同举杯畅饮,气氛欢快热烈。他再次承担起国家的重任,并仰望着巍峨的高山
【注释】 1. 祭历代帝王乐章:指《九歌》,是古代楚地的一种祭祀歌舞。这里指屈原所作《招魂》中的乐章,用以歌颂历代帝王的功德。 2. 幡幢(fānchāng):古代仪仗用的旗帜。缭绕:回旋缠绕的样子。 3. 鸾舆(luányú):古代帝王的车驾,用鸾鸟作装饰。冉冉(rǎnrǎn):缓慢、从容的样子。 4. 五云:五种云彩。这里比喻吉祥如意的景象。 5. 祥风:象征吉祥的风气。 6. 民歌圣佑
【注释】 迎神:迎接神灵,指祈求蚕桑丰收。 惟神:只有神灵。 肇启:开辟。 衣我万民:给我的百姓带来利益。 保我家邦:保护我的国家和家乡。 兹:这,此。 旷仪:盛大的仪式。 载阳:充满阳光。 恭迎霞驭:恭敬地迎接天上的神马。 灵气洋洋:神仙降临,祥瑞之气充满人间。 【赏析】 《祭先蚕乐章·其一》是唐玄宗时作。这首诗以“迎神”开篇,点明祭祀的目的。诗中歌颂了蚕桑对于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注释】: 献酒啊,三次敬酒。 把云和鸾啊,请将它们送还宫。 我心留恋着啊,神圣的帝王,想要攀留啊无踪迹。 蹑云衢啊,缓步跟随。 【赏析】: 这是一首祭祀诗,描写了作者对历代帝王的崇敬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第一句“献酒兮三终”,描绘了献酒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帝王的尊敬之情。 第二句“整云鸾兮将还宫”,描绘了云和鸾被送回宫中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帝王的思念之情。
终献熙和之曲 承接前人的恩德,将家族治理得国泰民安。 不要自称为小子,继承先辈的基业成就功业。 想要报答他们的恩德,上天无边恩典难以报答。 殷勤三次敬献,我内心充满喜悦和欣慰。 译文: 承接前人的恩泽,治理好我们的家族和国家。 不要自谦为小子,要继承先人的伟大事业。 想要报答他们的恩情,但上天恩赐我们无法回报。 殷勤地向神明献上三祭,我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注释: 1. 承前人之德,化家为国
【诗句释义】 终献:在祭品上最后献上。终献,意为祭品全部奉献完毕,表示祭祀的圆满结束。 神之格思:神灵的思绪。格思,意为思考、思索。 桑土是宜:桑土适宜种植蚕。桑土,指适宜种植桑树的土地。宜,意为适宜、合适。 三缫七就:三次缫丝,七次完成。缫,指缫丝,即将蚕茧中的丝线抽出。就,完成、完成。 惟此茧丝:只有这些茧丝。惟,仅、只。茧丝,指蚕茧里的丝线。 献礼有终:祭礼献上的礼物有始有终。献礼
【注】 载:开始。 清觞:指酒,清是清澈的意思;觞:酒杯。 祀:祭祀。 孔明:明亮、光明。 格:通“遏”,阻止。 以:用,助词。 阴教:指对蚕的教化。 坤仪:地之仪轨。 坤(坤卦):代表地的卦象,也泛指大地。 允:确实。 贞:正,正确。 听:接受。 鉴:观察,考察。 禋:祭祀用的柴禾。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祭祀蚕神的过程。 第一句写开始祭祀。祭祀开始,祭者举起酒杯,向蚕神祝酒,祈求神灵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