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雍来
【解析】 本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山水图,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愉悦之情。 其一: “村落几家住,衡门悉背山。”意思是说村中有几户人家,家家都在山边,衡门是古代建筑的门,这里指的是农家小屋的门户,全部都背靠着山。 其二: “桃花相掩映,溪水自回环。”意思是说那桃花在小溪旁相互掩映,溪水自己在那里回旋环绕。 其三: “牛卧流云外,人耕积翠间。”意思是说那牛悠闲自在地卧在流云之外
岳阳楼 登高望远,心系天下 1. 诗篇赏析 - 《岳阳楼》是杜甫在晚年所创作的一首作品。 - 这首诗通过描写岳阳楼的壮丽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诗句中的“天垂三楚尽,雁扫九嶷寒”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景象,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 2. 历史背景 - 岳阳楼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 - 它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基础上重建的,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3.
江云 一片岭头出,横江逐雁斜。 积阴全合雾,返照半成霞。 暮感有时结,乡愁未许遮。 卷舒依远客,相送到天涯。 注释: - 江云:即指长江的云雾。 - 一片岭头出:形容江面上的云雾仿佛从山岭间升起。 - 横江逐雁斜:形容江上的云雾随风飘动,像大雁一样斜向天空。 - 积阴全合雾:指江面被厚重的云层覆盖,与雾气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朦胧的景象。 - 返照半成霞:指夕阳西下时,江面上的倒影呈现出一半是霞光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乘船经过雁峰寺时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1. 雨经雁峰寺:这是第一句,点明了诗歌的场景和时间背景。"雨经雁峰寺"意味着诗人正在经历一场由雁峰寺引发的雨景。 2. 艇接群峰翠:诗人在船上,看到了山峦叠嶂,绿意盎然的景象,这里的“艇”是泛指船只,“群峰翠”描绘了山峰苍翠欲滴的壮丽景色。 3. 飞烟落万家:这一句描绘了雨中景象,雨气蒸腾
雨后登望江楼 气象望中收,雄城江抱流。 人生遥入市,水影夜明楼。 过雨微消暑,鸣蝉欲到秋。 抚时增往感,今古几沉浮。 注释: 1. 气象望中收:意思是从高处俯瞰,可以看到远处的气象变化。 2. 雄城江抱流:指的是雄壮的城市被江水环抱的景象。 3. 人生遥入市:意思是人的生活似乎与城市生活紧密相连,就像进入市场一样。 4. 水影夜明楼:指的是夜晚的时候,水波的影子倒映在楼上的情景。 5.
寒夜 寒气结长夜,凄清增客思。 年荒生计薄,岁晚寄书迟。 废寝愁儿女,挑灯念别离。 姬人空望远,暗暗卜归期。 注释: - 寒气结长夜:寒冷的气息凝结成漫长的夜晚。 - 凄清增客思:寒冷和孤寂使人思绪更加凄凉。 - 年荒生计薄:由于年景不好,生计变得艰难。 - 岁晚寄书迟:在年底的时候写家书,因为书信的往来被延迟了。 - 废寝愁儿女:因为担心孩子,以至于连睡觉都不安宁。 - 挑灯念别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思想感情,然后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从意象、意境的角度赏析,同时要分析诗歌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诗歌中运用的写作方法。 “一片云飞上”,一片云飘上了高高的山岭。诗人把云比作是“片”的,突出了云块之大。这一句是写景的句子,为后两句抒情做铺垫。 “凉风先满楼”
雨窗留客小饮 竟日唯听雨,朋来一启扉。 阴云寒宿牖,湿气暗蒸衣。 砌藓经年碧,春光到客微。 聊将樽酒意,相对共依依。 注释: 1. 竟日唯听雨:整天都在听雨声。竞日,一整天。唯,只。 2. 朋来一启扉:朋友来了,打开门让朋友进来。朋,朋友。 3. 阴云寒宿牖:阴沉的乌云在窗户上停留。宿,停。 4. 湿气暗蒸衣:潮湿的气息使人感到不适。暗,暗中。 5. 砌藓经年碧:青苔在台阶上已经多年了。砌,台阶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傍晚登黄鹤楼玩月的情景。 霞明残照外,江共酒颜红。 - 霞明:形容夕阳的光辉。 - 残照:指日落后的余光。 - 江:指长江。 - 酒颜红:形容饮酒后的面色红润。 淡月挂遥隙,苍烟飞满空。 - 淡月:明亮的月亮。 - 遥隙:遥远的地方。 - 苍烟:浓重的烟雾。 幽寻磐石磴,相对涤尘胸。 - 幽寻:隐逸的寻找。 - 磐石磴:石头上的阶梯,这里可能指的是黄鹤楼附近的石阶。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一、客窗春尽 - 注释:客居他乡,春天即将结束。 - 赏析:这句诗点明了诗人的游子身份和时节背景。春天即将过去,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迁与哀愁。 二、燕来寻旧宅 - 注释:燕子飞回寻找它们曾经的巢穴。 - 赏析:这里的“寻旧宅”不仅指物理上的回归,也可能暗喻诗人内心的某种归属感或是对故土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