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钧
解析 诗句释义 1. 定子当筵唱柘枝: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场景,其中“定子”可能是一位女艺人或者演员,在宴会中表演柘枝舞。柘枝是一种古代的舞蹈形式,通常用于宫廷或贵族的娱乐。这里的“当筵”意味着她正在宴会的现场进行表演。 2. 殷勤翠袖捧银卮: 这里描绘了女艺人(定子)用翠色的袖子(一种贵重的装饰品)捧起银色的酒器(卮),可能是一种精致的酒具,用于斟酒。这个动作显示了女艺人对表演的投入和热情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李攀龙的作品。下面是逐句解释: 之罘舟中月夜次韵答袁漱萸绪钦己丑二月 其一 “之罘”是指中国古代的地名,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东北部,是古代帝王巡幸的地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交通要道。这里的“舟中月夜”描绘了一幅海上行船的夜景图景。 壮游知北跋鲸涛,铁甲金轮拥玉旄。 “壮游”一词在此处指英勇的旅行,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
十三商国核连筋,尺一纵横意岂真。 桃树绥山疑役鬼,桑林经首欲通神。 六经以外非无学,九海区中别有人。 往复贻书释诸子,徵求西说竞奇新。 注释: 和侍郎伯次韵答王壬丈其二:和:应和,对答。王壬丈:指王叔杲。壬丈,是尊称。次韵:用同一韵的字来押韵。答:回答、回复。王壬丈:指王叔杲。其:指“十三商国核”。二:指“尺一纵横意岂真”中的“尺一”。核:同“核”,即“核”,这里指《尚书·洪范》。
这首诗是陈程初为他的岳丈、军门李六旬寿写的。首句“紫电青霜白虎幡”,用天马行空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威武雄壮的画面:天空中,电闪雷鸣,青龙白虎的旗帜迎风招展,犹如天神降临人间,为李六的寿宴增辉添彩。第二句“方舟湘上静惊澜”,则将战场的紧张气氛转化为一种祥和喜庆的氛围。湘江之畔,舟船往来如织,人们欢声笑语,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 第三句“门施行马迎长毂”,“门施行马”指的是迎接宾客的场面
丙戌冬在两江督署寄上伯父侍郎公 其一:使节卸下三属国,崇班新压五诸侯。 注释:指使节卸去三个属国的官职(即琉球、暹罗、缅甸三国),换上五路诸侯的官职。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局势的关注以及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祝愿
丙戌冬在两江督署寄上伯父侍郎公 其四 【注释】丙戌:即公元1846年。两江:指江苏、江西二省,当时为清朝的两江总督辖区。寄上:写给。伯父:对父亲的哥哥的称呼。 译文: 威毅江淮坐肃清,榴花别后我重行。 山容尚记龙东走,水宿频随雁北征。 裨海波深红雪冻,煦园月朗绿醽倾。 平原十日期难满,又飐鞭丝别瓮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风景画。首句“威毅江淮坐肃清”
【注释】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以人日为“上巳”,是洗尘的节日。从弟:堂弟。慕陶:诗人之弟。从妹:堂妹。凌五:诗人之妹。荪并辔:指两匹马并肩而行。黄玠甫、邓子贤:都是诗友。不晤而返:没有见到朋友就回来了。归途:回家的路上。口占:即兴之作。 其一:第一首诗。新春七日似新秋,画舫连樯近画楼。画舫:彩绘装饰的船。画楼:彩绘装饰的高楼。宝马:良马,这里指骏马。绝尘:超越尘世,比喻非常快。楚客
之罘舟中月夜次韵答袁漱萸绪钦己丑二月 其二 天船横汉涉惊涛,夜夜长星堕节旄。帝里莺声双阙近,臣家雁影九嶷高。 仙山有道琛银瓮,海国无波贡赤刀。共踏禁花驱宝辔,日明金榜射宫袍。 注释: 1. 天船横汉涉惊涛:天船横亘于银河之上,穿越惊涛骇浪。 2. 夜夜长星堕节旄:夜晚的星星坠落在旗帜上。 3. 帝里莺声双阙近:皇宫里传来黄莺清脆的叫声,靠近了双阙。 4. 臣家雁影九疑高
“此日玉鸠颐履步,少年珊翠夺花红。”注释:这句诗意味着今日如同玉鸠般步履安详,年轻时如珊瑚般鲜艳夺目。 “丝纶嘉绩三朝茂,草木知名万福同。” 注释:这句话表示朝廷的恩泽历经三代仍然深厚,万物因皇帝的圣德而享有福祉。 “司马兵书应简在,左车奇计达宸衷。” 注释:这里提到了司马(指诸葛亮)的军事策略应该被采纳,以及左车的奇策能够直达皇帝的心中。 “中兴诸将多耆宿,百战何人第一功。” 注释
注释: - 与君楚水吴山隔,相见惊涛骇浪中。——你我之间隔着万里之遥,只能在这惊涛骇浪的海上相见。 - 麟角论文珠胜月,鱼肠出匣气如虹。——用麒麟角制成的玉笔,其文比月亮还要明亮,鱼肠剑的锋利可以割开彩虹。 - 敢师当日孔文举,长愧人闲郑小同。——我敢向当年孔子的学生曾参学习,但我却常常感到羞愧,因为我没有像他那样在闲暇时也能做到这样。 - 一诵君诗一低首,自来金翅食群龙。——当我读你的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