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广钧
这首诗的标题是《左文襄公挽词 其三》,作者是清朝人,诗人通过对左文襄公(即康熙皇帝)的回忆和赞颂,表达了对这位伟大皇帝的深深敬仰。 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万人公论许忠贞 - “万人公论”表示在众人中广泛讨论或评价。 - “许忠贞”指的是被广泛认可并称赞为忠诚和坚定。 2. 二圣酬庸异数旌 - “二圣”通常指两位重要的君主。 - “酬庸”意为报答、酬谢。 - “异数”表示特殊的待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其内容如下: ```plaintext 渌江何处葬香魂,湘草湘花识暮门。 乌喙旧官羞艳侠,虬髯小妹嫁王孙。 兵书定写簪花格,妆阁遥连细柳屯。 景武丰碑长金粟,秦山楚水各烟痕。 ``` 译文: 在渌江的尽头,谁能够找到葬着香魂的地方?湘草和湘花都认识这个地方,因为这里有美丽的景色。 乌喙的旧官因艳羡张良的风采而感到羞涩,而那虬髯的小妹则嫁给了那位高贵的王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结合具体诗句,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然后分析概括。 “中兴诸帅并云龙,吾祖于公望独崇”“中兴诸帅并云龙”,指宋朝末年,宋金战争频繁,朝廷中文武百官都希望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吾祖于公望独崇”,指我祖先对你非常敬仰。据此可知,第一句的意思是:宋朝末年时,宋、金交战,朝廷中文武百官都盼望着能够收复失地,统一中原。“自为苍生辞里闬”意思是
左文襄公挽词 其一 夜晚仰望北斗星,座中夜深人未眠。 长久惊异三台星(北斗七星)的云气,未能消散。 忽然传来榕峤山的急报,松树的心竟为岁寒凋零。 全部将浩荡之气归还天地,更作明神翼助圣朝。 图史馨香有磨灭之处,不磨的名字永远在云霄。 注释: 1. 夜看北斗坐中宵:夜晚,仰望北斗星,坐在中宵。中宵,即午夜。 2. 久讶三台祲不销:长久惊讶,三台星的云雾没有消散。三台星,即北斗七星。 3.
诗句:柳外双旌小驻时,总忘樽俎夺胭脂。罢调蝉雁还评画,倦注虫鱼自写诗。镇将篝衣迎马首,词人敛衽誉蛾眉。阿咸亦厌西头宅,来看先生倒接篱。 译文:在柳树边,两匹马儿停歇下来,我忘记了宴会的欢乐和争夺美女的场景。放下了对官场争斗的调整,转而品评画作,沉浸于书写诗歌之中。迎接着我的镇将为我披上了战袍,词人收敛着衣襟赞誉我的才华。甚至连阿咸也厌倦了那西边的宅子,来欣赏我倒挂花篱的生活情趣。 注释:1.
【解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南中亲友之作。诗人在离别之际,以转蓬走马、李恩牛迹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 【答案】 ①“一剑倚天增胆壮”:一把宝剑高悬天上,让我的心更加豪迈。②“双丸绕地触愁新”:两枚丸弹飞绕大地,触动了我心头的新愁。③“故人别雨如黄叶,乡国离云起白蘋”:朋友分别时就像下雨的黄叶,故乡远离如同飘动的云朵
【注释】: 八年去国身包胆:八年前离开朝廷,一身重担。身包胆:指为国事操劳,身先士卒。 四十专城颊有须:年已四旬,胡须渐长。专城:指地方长官。 北府群公馀执事:北方的官员,都是你手下的办事人员。北府是三国魏时所置的官署名,掌领兵之权。余执事:指余下的属员。 南牙五院重司徒:南方的军政要职,如尚书令、仆射、中书监等,都由你担任过。南牙:指南方的官署。五院:指南曹、左户、度支、金部和仓部。重司徒
【注释】: 1. 题人散发扁舟图:指画中有题诗,诗人在船上放散。 2. 雨后龙眠入画图:指画面中描绘了龙眠山雨后的景象。 3. 风前鳞影乱层湖:风中的湖面,像有鱼的鳞片一样摇曳,形成一片波纹。 4. 青钱沽酒携鱼婢:用青钱买酒,带了鱼婢一起喝。 5. 绿笠掀云课橘奴:绿色的斗笠遮住了天空,像是云彩被掀起来了,而橘奴正在教导着。 6. 照向篙心蛾易敛:月光照亮了船身,使得船上的蛾容易入睡。 7.
【注释】 两江:指江苏、浙江二省。督署:指总督的府第。伯父侍郎公:指作者父亲的官职。征福:指为官造福,即造福于民。鞅掌从公:指奔波忙碌,日夜操劳。臣里未容闲海鹤:指在朝廷做小官,不能像隐居山林的海鹤那样清高自由。申命重山鳌:指天子的命令像重山一样厚重,如巨鳌一般强大。花诏:指皇帝的诏书。辜月:指误了月亮的运行。云里蒲轮挟怒涛:指乘船时,云雾中的车轮好像挟着狂风暴雨前进。忠义一门盟带砺
诗句:属从湘上趋东国,噩耗惊闻涕满衣。 译文:我们跟随在湘地之上,急忙前往东国,却突然传来噩耗,听到这个消息让人震惊不已,泪水打湿了衣服。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左文襄公逝世的悲痛之情。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己跟随湘地之人赶往东国,却因为噩耗的到来而感到震惊和痛苦的情感。这种情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让人不禁为诗人的悲痛所打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人们在战乱中奔波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