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履吉
【注释】: 雉堞:城上的短墙,即烽火台。迷离:模糊不清。 榛苓:指草木。 禾黍:指庄稼,这里代指敦煌的农田。 最羡:最喜欢。三秋:秋季三个月,泛指秋天。霁色:雨后初晴的景象。 四郡:古时以州为郡,敦煌属凉州,故称。 闲来:闲暇的时候。纵目:放眼远望。 荒郊外:荒凉的郊外。 一阵清风晚稻香:一阵晚风吹过,带来远处稻田的清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敦煌古城晚眺景色的描述
【注释】 七载:七年。 天高风扫暑:天空高远,清风可以驱散暑气。 地僻径通幽:地方偏僻,但小路通达幽深之处。 酌酒邀同伴:邀请同伴一起喝酒。 看花豁远眸:观赏花朵开阔视野。 归来聊纪胜:归来后记述这美好的景色。 明日是新秋:明天是新的秋季。 【赏析】 六月十九日游月牙泉 这是一首边塞诗,描写了作者七月十九日游览月牙泉的情景。首联写游历时间之久、年年快意;颔联描写月牙泉的自然环境
注释: 1. 危峰东峙:形容山峰高耸,挺拔如立。 2. 三峰碧汉间:三座山峰位于碧蓝色的天空之间。 3. 相看积雪接天山:看着山峰上积着雪,与蓝天相接。 4. 朝暾(tūn)初上:清晨太阳的光线照射在山巅。 5. 高如掌:阳光照耀下,山巅显得像手掌一样明亮。 6. 暮霭微凝翠若鬟:傍晚时,山间的云雾凝聚成翠绿色的山峦,就像女性的发髻。 7. 是处排空还耸峙:这里的每个地方都高耸入云,屹立不倒。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昔年曾记此题诗,正值秋风报捷时。” - 注释:回忆起多年前,在瓜州旅店墙壁上留下的诗句,那时正是秋风送爽、喜讯传来的季节。 - 赏析:通过回忆过去,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那个特殊时刻的记忆。诗句中的“秋风报捷时”描绘了当时收获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第二句:“七载我犹惭骥伏,一官君已慰乌私。” - 注释:七年的时间过去了
绣壤春耕 周围绣壤簇如茵,翠色平铺处处新。 南陌风和睛欲遍,西畴日暖绿初匀。 老农挟杖依田畔,稚子携锄立水滨。 但愿长官勤抚字,丰年屡抿乐吾民。 注释: 1. 绣壤春耕:形容春天的景色如同绣花般美丽,土地被耕翻后呈现出一片翠绿色。 2. 周围:四周。 3. 簇如茵:像垫子一样密布。 4. 翠色平铺:指翠绿色的植被覆盖了整个地面。 5. 南陌:指南方的田间小路。 6. 风和:风和煦。 7.
``` 家计 读书仍恋旧生涯,儒素才分自一家。 有酒不妨呼客醉,无钱何必向人赊。 妻还知俭亲烧菜,子亦安贫学种瓜。 最是文章难定价,古来多少字笼纱。 译文: 读书依然留恋着旧时的生涯,我与儒生素人的才华各占一方。 有酒时不妨招呼朋友畅饮,无钱时何必向人借债赊账。 妻子懂得节俭亲自烧菜,儿子也安于贫穷学习种瓜。 最是文章难以定价,自古以来有多少字被笼罩其下。 注释: 1. 读书:指读书学习
这首诗出自《敦煌八景诗》。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这些诗句。 沙州自古是名区,地似鸣传信不诬。 - 沙州(今甘肃省瓜州县)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地区,这里的土地似乎能够传递信息。"鸣传信"指的是声音可以传递消息,这里比喻沙州的土地有特殊功能。 雷送余音听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 - 雷声和余音在沙州地区传播得非常清晰,听起来就像是在说话。"余音"通常指声音的回响
【注释】: 1. 敦煌今昔不相侔:指敦煌从古至今,变化很大,不能同日而语。 2. 七十年来志未修:指近七十年来,敦煌的史书都没有修撰完成。 3. 疆域新分安哈界:指清朝政府将甘肃的阿拉善地区划归新疆管辖。 4. 人文旧向汉唐收:汉唐是指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最辉煌的两个时期。 5. 两关要地推雄控:两关要地,指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关口,即今天的嘉峪关;推雄控,指控制着重要的战略通道。 6.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及语言表达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1)“七年四至此名堂”,意思是:在敦煌县署任职七年,来此拜谒这座名堂.名堂,指名胜古迹,这里指县衙. (2)“坐对斯民信悚煌”,意思是:面对百姓,我心诚惶诚恐.信,使动用法,使……信服;悚,害怕;煌,光明照人. (3)“不改书生真面目
【注释】 别墅烟浓:指南郊的别墅群。 离山簇晓烟:指远处的离山(在今南京市)被薄雾笼罩,像一群烟雾缭绕的山峰。 牛家别墅仰前贤:牛弘曾任东晋会稽内史,其宅邸在今江苏常熟,与别墅相毗邻。 庭培老树流芳远:庭院中种了一棵古松,它的枝叶长得很茂盛,香气四溢传得很远。 郡袭奇章继绪绵:郡县的长官继承先人的优良传统和业绩,延续不断。 父子天伦能悟主:指父亲对儿子有教育之恩。 诗书世业冀承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