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
【解析】 题干“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中要求的是“先输出诗句”,而本诗是四句,所以应先输出诗句。 【译文】 曾聆听玉帐肃穆的徽音,俯仰间对清祠感慨万分。 客袖上还残留着昔日的泪痕,羁旅之心不改旧日情肠。 听到种德的功德已成玉石,看到栽松的功绩已成林木。 每年都骑箕星从滇海上来,手拿云液散施甘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滇池时作的七律,表现了对王明安的怀念及赞美之情。
【注释】 海上见寄:在海上收到你的信。 渺渺:形容船行之远。 秋槎:乘槎,即乘船。秋水连天,故称。 洞箫:长笛。 吹月:以箫声迎送月光。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此指海上三神山。 蓬壶:神话中的仙宫名。 衽席:坐席。 地尽东南开帝域:东南是大地的尽头,帝境就是仙境了。 星环北极想天颜:星环绕北极星,想象天上的人君(皇帝)的容颜。想天颜,就是希望天庭的帝王能听到自己的心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名为《悼贞妇》。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啴啴赴行役(xuān xān píng xíng lǚ):形容女子出征时的样子。啴啴,形容声音洪亮,这里指出征时的豪迈气概。 - 肃肃成谢功(sù sù chéng xiè gōng):形容女子出征后取得胜利的荣耀场面。肃肃,形容整齐划一的动作或声音。 2. 译文: - 出征前的壮志豪情
【注释】 1.《答俞都御史海上见寄二首》其二:船舰相接恨别离,音信难逢只尺书。 2.见月思君应自切,看云忆我定何如。 3.李膺舟楫神仙侣,博望星辰太史书。 4.归去此怀同一洗,贺家湖上醉红蕖。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的诗,诗人在海上见到友人俞都御史,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第一句“船舰相接恨离居”,诗人描述了海上与朋友相见的场景,船舰相接
尚湖 袅袅西风起白波,维舟无奈客愁何。 江湖满地人来少,芦苇连天雁去多。 咫尺不遑安信宿,百年能得几经过。 自怜旧日嬉游处,都被农家插晚禾。 注释: 位于今浙江湖州市南。西风:秋风。袅袅:形容微风的轻拂。西风起白波,西风吹动江水,泛起层层波浪。维舟:停船。无奈:没有办法。指秋高气爽时,人容易感伤。客愁:旅途中的忧愁。江湖:指江湖中的人。满地:到处都是。来少:人数少。芦苇:一种植物。连天
注释: 《古东门行送别金彦桢》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送别朋友金彦桢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和不舍之情。 译文: 仆夫(车夫)看着我伤心,辕马无法继续前行。古来离别之地,青草再也不会生长。 居住的人们攀折桃李,怅然难抑心中的情感。流尘扬起在田间阡陌,远方的树木花海茫茫。 不要走向秦东亭,唱起这首《东门行》。土中藏有死者的尸骨,听说后让人心惊胆战。 赏析:
【解析】 此诗是一首题画诗。首联描写诗人在雪井旁,仰望仙翁远自何方而至,兀坐山头息已绵。颔联描述诗人发现山下有泉水。颈联写水势浩大。尾联写水声如雷,使渴鹿得水。 【答案】 (译文) 仙人从何处来到这里?他端坐在山上已经很久了。 偶然发现山下泉水流来。寻找水源得到地中泉。 悬挂的瓶子直下千寻绠,甃砌的石碑虚涵一镜天。 冰玉忽然惊起云外泻,口渴的麋鹿随到堂前。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
``` 医和不可铸,空林芳菲菲。 六丁护香珀,千岁以为期。 注释: - 医和:古代传说中的神医,无法被铸造。 - 空林:空旷的树林。 - 芳菲菲:形容芳香的气息。 - 六丁:神话中的六位神使。 - 香珀:指香气四溢的香珀石,一种珍贵的宝石。 - 千岁:一千年。 - 以为期:作为约定或期望的时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和对某种珍贵物品的赞美
【注释】酬答:回应。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一带,古属豫章郡,在江西东北部。黎祥仲:诗人的朋友。其一:第一首。长镵(chán):长柄的锄头。白木柄:木质白色。茫茫:无边际的样子,形容远行。走天涯:指四处漂泊,到处游历。宁知:哪里知道。屋角松:屋檐下的松树。流膏:流出的汁液。藏龟蛇:像龟蛇一样的生物。 【译文】长柄白木锄,漫游天涯路。哪里知道屋檐下,有松树流出的汁液? 【赏析】《酬答鄱阳黎祥仲
曾聆玉帐肃徽音,俯仰清祠感慨深。 客袂尚馀他日泪,羁怀不改旧时心。 耳闻种德都成玉,眼看栽松尽作林。 每岁骑箕滇海上,手分云液散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