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朔
明代诗人方朔是何景明。 何景明(1483年—1521年),字仲默,号大复山人、白坡等,又号称大复山人,出生于河南信阳浉河区,是明弘治十五年的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他与李梦阳并称为文坛领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被时人誉为“何李”
清代方朔《登陶然亭与陈雪香参军话旧》释义
《登陶然亭与陈雪香参军话旧》是明代诗人方朔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两人在秋日登高时的别情和壮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连年都不讲登高,深喜危亭架构牢: - 连年都不讲登高:指的是连续多年没有谈论过登高之事,可能是指长时间未有机会或心境未到。 - 深喜危亭架构牢:对高耸稳固的建筑(可能是亭子)表示极大的喜爱。 2. 万里秋光生紫色,两人别思比寒涛: - 万里秋光生紫色
明代方朔《怀仙志》释义
【解析】 本首诗的注释要结合全诗内容进行理解。“为雨为云事渺然,尚馀芳韵在诗篇”意思是说,我像雨和云一样,行云布雨,但结果渺茫难测,但我的诗却有如芳香的韵味留在诗篇中;“步虚仙队嫌狂逸,小谪人间十九年”意思是说我虽然像神仙一样,但却被贬谪到人间已经十九年了。 【答案】 译文见上题。 赏析见上题
登陶然亭与陈雪香参军话旧
连年都不讲登高,深喜危亭架构牢。 万里秋光生紫色,两人别思比寒涛。 时清我岂抛儒服,壮志君能带宝刀。 见说离家亦三月,可曾留意雁南翱
怀仙志
为雨为云事渺然,尚馀芳韵在诗篇。 步虚仙队嫌狂逸,小谪人间十九年。
仲默,原名方朔,明代诗人
明代诗人方朔是何景明。 何景明(1483年—1521年),字仲默,号大复山人、白坡等,又号称大复山人,出生于河南信阳浉河区,是明弘治十五年的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他与李梦阳并称为文坛领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被时人誉为“何李”
方朔
明代诗人方朔是何景明。 何景明(1483年—1521年),字仲默,号大复山人、白坡等,又号称大复山人,出生于河南信阳浉河区,是明弘治十五年的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他与李梦阳并称为文坛领袖,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被时人誉为“何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