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都不讲登高,深喜危亭架构牢。
万里秋光生紫色,两人别思比寒涛。
时清我岂抛儒服,壮志君能带宝刀。
见说离家亦三月,可曾留意雁南翱。

《登陶然亭与陈雪香参军话旧》是明代诗人方朔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两人在秋日登高时的别情和壮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连年都不讲登高,深喜危亭架构牢
  • 连年都不讲登高:指的是连续多年没有谈论过登高之事,可能是指长时间未有机会或心境未到。
  • 深喜危亭架构牢:对高耸稳固的建筑(可能是亭子)表示极大的喜爱。
  1. 万里秋光生紫色,两人别思比寒涛
  • 万里秋光生紫色:形容秋天的风景壮丽,色彩斑斓如同紫色。
  • 两人别思比寒涛:用“寒涛”比喻两人的离别之情,深沉而强烈。
  1. 时清我岂抛儒服,壮志君能带宝刀
  • 时清我岂抛儒服:在国家太平、政治清明的时候,自己不会抛弃读书人的装束和学识。
  • 壮志君能带宝刀:表达了对友人(即陈雪香)的期望,希望他能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如携带宝刀般英勇无畏。
  1. 见说离家亦三月,可曾留意雁南翱
  • 见说离家亦三月:听说他离家已有三月之久,这里可能指远离家乡的时间较长。
  • 可曾留意雁南翱:询问他是否注意到南方大雁南飞的景象,暗喻自己的思念和对方的行踪。

《登陶然亭与陈雪香参军话旧》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对诗句的解析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