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鸣雷
寄陈中洲给谏 诗人情感与时代反思交织下之作 1. 相见年华却共悲 - 描述时间流逝与青春易逝 - 反映个人对友情和时光珍惜之情 - 表达对过去美好记忆怀念 2. 少年曾见柳丝丝 - 回忆少年时所见之景 - 体现青春时期浪漫情怀 - 描绘自然之美与生命力旺盛 3. 浮生浮世有何事 - 探讨人生无常与世事变迁 - 表达对生命意义深度思考 - 反映个人对现实社会观察 4. 花落花开能几时 -
广陵留别友人 衰颜顾盻即平生,况复悠悠行客情。 瓜步晚云愁独雁,邗沟寒雨暗双旌。 深秋读易闻流水,落日看碑对古城。 惆怅一尊向谁尽,故人相别易沾缨。 注释: 1. 衰颜顾盻即平生:形容自己的容颜已经衰老,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关注和期待。 2. 况复悠悠行客情:更何况我是一位游子之情。 3. 瓜步晚云愁独雁:指诗人在瓜步山的傍晚时分,看到孤独的大雁在晚云中飞行,感到深深的忧愁。 4.
过彭蠡湖 挂帆彭蠡即湖东,回首经过四望空。 万顷寒光飞鸟外,千溪月色钓鱼中。 长虹倒映天河水,远浪横吹夜岳风。 闻说洞庭还浩浩,赤沙青草不能同。 注释: 1. 彭蠡湖: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南,鄱阳湖的北岸。 2. 挂帆:指扬帆起航。 3. 回首:指回头看。 4. 万顷:形容湖水辽阔无边。 5. 寒光:指月光照射下的湖面。 6. 飞鸟外:在湖面上飞翔的飞鸟之外。 7. 千溪:指许多小溪。 8. 月色
【注释】 蒲衣弟:作者弟弟的字。 北风吹小斋:北风凛冽,吹拂着小斋房。 云雁起:云中飞鸟,即归雁。 微躯:身躯。 惭愧梅花下:指梅花盛开时,作者因身体有病不能到梅林赏花。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对亲人怀念之情的五言诗。首句“天地岂无意”,表明了诗人对天意人事的感慨。“北风吹小斋”一句,点出季节和环境,为下面抒发思念兄弟之情作了铺垫。“不因云雁起,那感弟兄怀。”意思是:即使没有归雁
【注释】 苦雨:形容天气阴沉、阴冷。 空朝夕:形容山中云雾弥漫,昼夜不见天日。 花颓将放意:指花朵即将开放,有生机勃发的意思。 鸟乱欲啼心:形容鸟儿因天气恶劣而惊扰不安。 飞溜当檐急:指水流迅速冲刷屋檐。 行泥几度深:指泥土被水流冲走后留下的痕迹很深。 却怜春未老:意为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了,但是仍然值得怜惜。 积得许多阴:意为春天虽然过去了,但是仍然积累了很多雨水。 【赏析】
【注释】 东湖:指杭州西湖。泛:游船。归棹(chào):回家的船桨。湖中月:湖中的月亮。 鸡声:晨鸣。霜白浦:霜白,指清晨的雾气。浦:河。渔岸火红楼:渔人的小舟上灯火通明。 遵:遵循。 乳鸦:幼小的乌鸦。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乘舟夜游西湖时所见景色的诗。首联点出“秋夜”“舟”二字,颔联描写湖中月色和湖上景色。颈联是说,诗人在船上与渔人交谈,他们谈论着天边将要升起的星辰
【解析】 题顿公铁壁崖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诗人在“铁壁”崖下坐观瀑落,欣赏秋云,与朋友共赏月色、鹤舞,领悟佛道,悟到成群的哲理。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超脱尘世的闲适之感。 【答案】 译文: 铁壁崖前我坐着,人间的世事不闻见。 瀑布高悬千尺水,秋日落下万重云。 月光淡薄江水相连,山中闲适我与你。 自古以来栖息此地,悟道已成群。 注释: ①铁壁:即铁峰
闻屈翁山小除后三日移家住东湖 举世皆归计,惟君问去津。 天无三日腊,海有一家春。 野水亦照叶,渔夫不应人。 东湖鲤鱼好,取奉白头亲。 译文: 听说屈翁山在新年假期后的第三天搬走了家搬到了东湖, 全世界的人都在计划着回家的事情,只有你还在询问我的去处, 天空没有三天的寒气,大海有春天的气息, 野外的水也可以映出树叶的颜色,渔船不会靠近岸边, 东湖的鲤鱼特别好吃,我打算回去给你拿一些来孝敬你老人家
诗句解析 - 客夜闻蛩:客人在夜晚听到了蟋蟀的声音。 - 唧唧复何意:蟋蟀的叫声又是什么意思? - 一声声入心:蟋蟀的叫声一次又一次地进入我的心灵深处。 - 始知为客久:这才知道我已经在外居住了很长时间。 - 况乃值秋深:更何况此时是秋天,天气已经很冷了。 - 幽独同时寂:在孤独中感到格外寂静。 - 灯光此际沉:在这样的时刻,灯光显得特别昏暗。 - 长门霜落后:长门宫的霜降之后。 -
【注释】 薄涧寺:在今安徽歙县北的薄村,为古刹。题:题壁诗。 别:别离、离别。 当:正对着。 凿泉通涧底:凿开泉水从涧底流到石上。 洗石露云根:用水冲洗石头露出云根。 鹤老知天事:鹤老了就知晓了天命之事。 松孤认地源:松树孤零零地生长就认定了大地的根基。 菖蒲五月剪:五月时节,用剪刀把菖蒲剪下来,供食用。 分施:分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歙县薄涧寺时所作。前四句写景,后八句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