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嘉纪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出城江水大,雨歇开夕阳” - 注释: 城外的江水显得宽广浩渺。雨停后,夕阳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为送别场景增添了一抹诗意。 2. “程生携妻子,归去东台场。” - 注释: 程生(即程翼士)携带着妻子一同回家。 - 赏析: 这句表达了程翼士及其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同时暗示了离别的不舍和期待重逢的情感。 3.
【注释】 1. 客途逢败兵:在旅途中遇到战败的军队。 2. 弓弦旆影风秋鸣:战旗的风声与秋天的落叶声相互呼应,仿佛是在哭泣。 3. 残骑如狼散草莽:败兵像野兽一样分散在荒野中。 4. 居人杂兔奔纵横:百姓们像兔子一样四散奔逃。 5. 渔船贪利夜卖渡:渔民为了贪图小利,不顾危险夜间摆渡。 6. 金大乃许载人去:只有当金主答应后,人们才敢离去。 7. 暝色潜行曙则隐:天色渐暗时悄悄行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目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凄风细雨何连绵?昼暗如夜飞湿烟。几千万家东海边,六七十日无青天。 - 注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凄风”指的是萧瑟的秋风,“细雨”则指秋雨绵绵。这两句表达了作者看到秋风秋雨连绵不断,天气昏暗如同黑夜一样,使得整个海面上飘满了潮湿的烟雾
李家娘 若羊若牛何人?东家妇,西家女。来日撤营北去,驰驱辛苦。 鸿鹄飞上天,毚兔不离土。乡园回忆李家娘,明驼背上泪如雨! 译文: 我思念的李家娘,她就像天上飞翔的鸿鹄,地上奔跑的兔子。明天我们要撤营离开北方,奔赴远方,路途艰难,充满辛苦。 鸿鹄展翅高飞至天边,而兔子则留在土地上。我时常怀念起我的家乡和那位美丽的李家娘,泪水不禁从我的心头滑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
【解析】 此为七绝,全诗写诗人在冶春亭边听到王阮亭先生吹奏的《梅花三弄》,勾起了他对江南故乡的无限思恋。首句写王阮亭先生吹奏的乐曲声调,“杂管繁弦奏野航”,是说王先生吹奏的是一曲曲美妙动听的笛子乐曲,乐曲中夹杂着各种乐器的声音。第二句写听到这首乐曲之后,诗人的心情。“听来声调是伊凉”一句中“伊”,即伊人,指代王阮亭先生。“伊人”一词在古诗中多指代所爱慕的女子。所以这里“伊人”就是“王先生”
李家娘 城中山白死人骨,城外水赤死人血。杀人一百四十万,新城旧城内有几人活? 妻方对镜,夫已堕首;腥刀入鞘,红颜随走。西家女,东家妇,如花李家娘,亦落强梁手。 手牵拽语,兜离笳吹。团团日低。归拥曼睩蛾眉。独有李家娘,不入穹庐栖。 岂无利刃,断人肌肤,转嗔为悦,心念彼姝,彼姝孔多,容貌不如他。 岂是贪生,夫子昨分散,未知存与亡。女伴何好,发泽衣香,甘言来劝李家娘。 李家娘,肠崩摧,棰挞磨灭
冶春绝句和王阮亭先生的赏析如下: 1. 诗句原文: - 冈北冈南上朝日,落花游骑乱纷纷。 - 如何松下几抔土,不见儿孙来上坟? 2. 翻译与注释: - 冈北冈南上朝日:描述早晨在山丘的南北两端观看升起的太阳,强调自然美景的宏伟。 - 落花游骑乱纷纷:形容落花飘散中,游骑兵杂乱无章地行进,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生动性。 - 如何松下几抔土:疑问形式表达了对过去时光消逝的感慨
诗句:冶春绝句和王阮亭先生 寒烟生处有归鸦,短棹残阳各去家。 依旧笙歌满城郭,黄昏留与玉勾斜。 译文: 在春天的傍晚,我独自一人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眼前是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远处,炊烟袅袅升起,几只归鸦在低飞,它们或许是因为思念远方的家人而归巢。我沿着小路慢慢前行,感受着春风拂过脸庞的凉爽。突然,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笙歌声,那是曲艺表演的声音,悠扬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夕阳已经落下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意即可。 【答案】 (一) 译文:先生年龄已八十五,芒鞋踏遍了扬州的路;老朋友只留下了坟墓,白杨树催尽了留根;昔日的游人转眼间过了五十年,江山景色宛然人事全非;满地战乱
次韵答黄鸣六见怀 乾坤何处可题诗,画里江山雨洗时。 水起峰低人不见,云生树冷鹤先知。 注释 - 乾坤:天地,宇宙。 - 画里江山:如同画中的景象,山水相映成趣。 - 雨洗时:经过雨水的洗涤,显得更加清新自然。 - 水起峰低:形容山峦起伏,水流潺潺。 - 云生树冷:云雾缭绕,树木寒冷。 - 鹤先知:鹤类动物通常能感知到大自然的变化。 赏析 《次韵答黄鸣六见怀》是清代诗人吴嘉纪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