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佳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思佳客》。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1. 飞燕双双掌上身。 - 飞燕: 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飞翔的燕子,也常用来借指美丽的女子。 - 双双: 表示一对又一对,数量众多的样子。 - 掌上身: 形容这些女子轻盈如燕,仿佛在人的掌心飞舞。这里的“身”可能是“心”,暗喻她们的心地纯洁美好。 2. 花光纷艳晚妆新。 - 花光:
【诗句】 宝阁珠宫夜未央。嫌迟怕晚不成妆。乞求乌鹊填河汉,已早玉绳低建章。笼月烛,闭云房。经年离恨不胜长。思量也胜姮娥在,夜夜孤眠不识双。 【译文】 夜晚的宫殿如同珠宝般璀璨,却因为时间太晚未能打扮。祈求天上的鹊鸟填平银河,已经将玉绳低垂到了建章宫。用蜡烛笼罩月光,关闭云房,一年来离别之苦难以承受。思念胜过了嫦娥在月宫中,每晚孤单地睡去,却不知道她的伴侣是谁。 【注释】 1. 宝阁珠宫
诗句释义 - 把酒听歌始此回:在宴会上,我端着酒杯聆听歌曲。这标志着这次聚会的开始。 - 流莺花底语徘徊:美丽的黄鹂停在花瓣上低声细语,仿佛在徘徊。 - 神仙也许人间见:或许在人间可以找到类似神仙的人物。 - 腔调新翻辇下来:可能是新的音乐风格或旋律被引入。 - 银烛灺,玉山颓:银色的蜡烛燃烧,像玉石一样倒塌。形容气氛热烈、欢乐。 - 谁言弱水隔蓬莱:谁说弱水之隔就是蓬莱仙岛? -
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 “迷蝶无踪”:形容蝴蝶飞舞时轻盈而难以捕捉的轨迹。 - “晓梦沉”:暗示清晨的梦境如同沉入水底一般难以唤醒。 - “寒香深闭”:描绘了庭院中梅花散发的淡淡香气在寒冷中显得更加幽静而深沉。 - “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诗人通过观察湖面和楼上的垂柳来感知春天的气息。 译文: 梦中蝴蝶飘忽无常,清晨醒来却感到深深的寂寥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并结合注释,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 “自唱新词送岁华”,我自唱新词送走了岁月的年华;“鬓丝添得老生涯”,鬓发添白了却还是过着老日子;“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十年过去了,旧梦没有找到,几次新春都未能回家过年;“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衣衫懒得更换,酒也喝不起(赊),在这寒冷的夜晚
【诗句释义】 1. 钗燕拢云睡起时。隔墙折得杏花枝。青春半面妆如画,细雨三更花又飞。 - “钗燕”指女子梳着发髻,用钗固定头发,“笼云”形容其发髻高挽,像云朵一般。 - “隔墙”指隔着墙壁。 - “折得”即折下,“杏花枝”指折断的杏树枝。 - “青春半面妆如画”形容女子化妆后的美丽,如同画作。 - “细雨三更花又飞”描写了细雨中花瓣飘落的情形,以及花朵在夜晚依然盛开的景象。 【译文】 清晨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注释:这里的“丹桂”指的是秋天的桂花,因为桂花在农历八月盛开,所以被称为“八月桂花香”。第二番是指第二年的这个时候,再次盛开。"东篱"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表示自己像陶渊明一样,过着隐逸的生活,没有官场的烦恼和束缚。"宴期宽"是指宴会的时间宽松,可以尽情地享受。"人间宝镜"指的是镜子,因为镜子可以反映现实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梦里相逢不记时。”这两句写在梦游之中偶然相遇,竟连时间都忘却了。这一句看似平常,其实却包含着作者的无限感慨和深情怀念。梦中相见,实乃难遇之事;而梦中相逢又忘怀了时间,则说明梦中之景之境是何等美好,以至于使诗人久久不能忘怀。 “断肠多在杏花西。”这一句是说
诗句:曾醉扬州十里楼。 译文: 竹西的歌吹,让我至今都感到愁苦。 燕子衔着柳絮,春天的心已远去;鱼儿跃入清澈的江流。情感渺茫,梦境悠悠,我重新寻找那失落的罗带,以确认那熟悉的银钩。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扬州酒醉后,感受到的深深愁绪。"曾醉扬州十里楼"描绘了扬州的美丽景色和繁华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扬州的热爱和留恋之情。"竹西歌吹至今愁"则表达了诗人因怀念故乡而感到的痛苦和悲伤
【诗句】 深夜槐风析酲惺。露荷凉气满西庭。凭栏小语花梢月,缓步偷拈石上萤。 秋意早,暑衣轻。殢人索酒复同倾。大家沉醉还高枕,一任西楼报五更。 【译文】 深夜时分,槐树的微风带来了清醒的气息;庭院里的露珠和荷花散发的冷气让整个西院都充满了凉爽。我倚靠在栏杆旁轻声地与花儿交谈,月光洒在花瓣上,萤火虫在石头上闪烁着光芒。 秋天的气息已经早早来临,夏天的衣服也显得轻薄。因为酒力使人困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