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注释】 1.忆王孙:词牌名。 2.东风吹柳:东风拂柳,柳条轻摇。 3.金堤:指长堤。 4.红楼:指堤上的亭台楼阁。 5.游丝:即蛛丝,一种细而柔软的丝线。 6.卷幔低:帘幕被风轻轻掀起。 7.画桥西:即小桥的西边。 8.娇花:鲜艳的花。 9.啼鸟:鸣叫的小鸟。 【赏析】 此为咏叹春景之作,描写了春天景色的美好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上片写东风拂动柳树,长堤两旁红楼望去迷迷蒙蒙,一片朦胧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注意诗中的景物形象。如本首诗中,“芙蓉”是诗人所描写的对象,也是全篇的线索。因此,要分析芙蓉的特点;接着注意诗的语言特点,如本首诗语言清新明快。另外,还要注意诗歌的写作手法,这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 此词上片以花写人,下片以人写花,由花及人。起句“轻红淡粉别鲜妍”,点出荷花之姿色,“别鲜妍”是说它不似桃花的艳丽娇媚
【注释】1. 忆王孙: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又名“一箩金”、“玉楼春”等。2. 怀卿:思念你。3. 谋:计谋、计策。4. 损铅华:减损了妆饰的脂粉,形容憔悴。5. 荡子经年不到家:离家在外的人一年到头也不回一次家(荡子:游宦在外的人)。6. 杨白花:柳絮,比喻女子飘泊不定的情愫。 【赏析】 此词写闺中少妇独处深闺,怀念远在异乡的丈夫,表现其思夫之情。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
注释:我满心思念,将春天的心事全都付于双眉之间。庭院里寂静无人,只有风雨在轻轻地吹拂,春意盎然。落尽了桃花,靠在绣花的屏风上。 赏析: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上片写相思之深、之切。“一春心事付眉尖”一句,点明全词主旨。“小院无人风雨纤”,则勾画出一种幽怨凄清的境界,使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愁绪。下片写燕子归来时的情景。“思淹淹”三句,以燕子归巢为喻,形象地写出了对伊人归期渺茫的企盼
【注释】 忆王孙 · 怀卿谋:怀念你的谋略。 袅袅:轻轻摇曳的样子。洞庭波:洞庭湖的水波。 暮雨湛湛:傍晚的细雨密密地打在荷叶上。 数遍:多次。 夜如何:怎么过? 独倚南楼:独自靠在南边的小楼上。 雁过:大雁飞过。 赏析: 这是一首怀思词,是怀人之作。作者在秋风秋雨之中思念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全词意境清幽,语言流畅,情感真挚
【注释】 (1)杏花:春日盛开的花朵。 (2)妆镜慵开:懒于梳妆照镜,形容懒得打扮。 (3)半亸鬟:指头髻未整。鬟,古代女子盘在头上的头发。 (4)骨玉栏:用来形容栏杆雕刻得精致如玉。 (5)被儿单:被子单薄。 (6)东风:春风。 【赏析】 《忆王孙·送春》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主李弘基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描绘暮春时节,作者送别友人的场景;下片写惜春之情。全词通过暮春之景和离筵送别的场面
【注释】 忆王孙:词牌名。又名“玉楼春”、“秋绮”。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上片第一、二句押韵,下片第三、四句押韵。 忆王孙:词牌名。又名“玉楼春”、“秋绮”。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上片第一、二句押韵,下片第三、四句押韵。 忆:追念。 梧桐:落叶乔木。 分绿:分开绿色。 雕栏:刻有花纹的栏杆。 幕卷:收起帘子。 掩青鸾:隐去青鸾(传说中的神女)。 绝代:冠绝当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提炼答案。“华灯银烛晚相催”,写景。华灯、银烛:都是古代宫廷中常用来照明的器具,这里代指灯光。晚相催:傍晚时分相互催动。这一句写夜幕降临,灯火通明,人们纷纷出门,在月光下赏花观月。“皎皎当头一镜开”承上启下,写月色。皎皎:形容月光明亮。当头:正对着。一镜:比喻月亮如镜
忆王孙 草(壬午) 东风南浦恨如何。 远道萋萋千里馀。 何似移来君子居。 带垂书。 生意看他不剪除。 注释:①壬午:宋神宗元丰五年。②南浦:水边。③君子居:指王观的宅第。④带垂书:意谓君子之德,常垂于世。⑤他:指草木。⑥不剪除:不铲除。 赏析: 《忆王孙·草》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草,下片咏人,通过写草抒发怀念友人之情。全词以草起兴,托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思念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和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先读懂全诗,把握其思想感情,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赏析。 “闻鼠碎书纸声”一句中“闻”是动词,意为听到,“鼠碎书纸声”,即老鼠在撕咬着书页的声音,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尤为刺耳(突出了作者对书的喜爱之情)。 “三杯酒薄醉难成”,诗人用“三杯酒”、“薄醉”来形容自己的心境,写出自己因思乡而感到苦闷,借酒浇愁,但仍然无法摆脱这种苦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