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诗句解析 1. 坐倚风樯看太湖,波涛澒洞半三吴。 - 注释:坐着依靠着风帆,观看太湖的波涛,波浪浩渺仿佛覆盖了半个吴地。 - 赏析:通过“坐倚风樯”和“看太湖”,诗人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在的观赏景象,而“波涛澒洞”则形象地表现了太湖水势的浩大,给人一种壮观的感受。 2. 寒通上界咸池气,黑入中流水伯都。 - 注释:寒冷的气息能通达天界,黑色如同水般渗透至水中,形容水的颜色深重。 - 赏析
【诗句注释】 瓜州:地名。在今江苏扬州市北郊一带。成:即刘克纯,北宋诗人。竹王:竹的精怪,能呼风唤雨。克纯登江风山月亭:刘克纯登上江风山月亭。亭为江中一孤岛,因地势高,故名。亭上有楼,楼上有亭子,故亦称江风楼或江风亭。 西津:古地名。在今江苏扬州附近。断客艘:断客船。指舟船被截断。熊家亭:在扬州城内,因地处扬州城东面熊氏家族居住地而得名。亭上得凭高:在亭上能够凭高望远。得,能够;倚,依靠着。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三韩山水有灵晖,秀出斯人了佛机”意思是:三韩的山水有灵气,山光水色映照着他修行的悟性。三韩:泛指高丽国;灵晖:灵气;秀出斯人了佛机:映照着他的修行悟性。“岳寺禅馀留偈别,王城斋罢戴经归”意思是:在岳寺禅房中,他留下了偈语来告别;在王城的寺庙里,他完成了经文,准备返回家乡。“瓶收沧海降龙入,锡度秋空近鹤飞”意思是:他用瓶子收起了沧海中的龙珠,用锡杖渡过了秋天的天空
【注释】散木轩:陈则虚高士的书房,也借指其人。 “散仙”:《列子》中说,宋国有个人善于吹箫,他听说广陵散失传,便去寻找它,但已找不到了。后来他在山中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告诉他,这是在山上的一棵枯木上,但枯木已烧成灰烬了。这位老人自称为“散仙”。 “路松正自为明误”:比喻陈则虚高士的学问和品德高尚,而他自己却不去使用。 “社栎还因不用全”:比喻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梁栋无心聊阅世”
【注释】 奉答新仲铭禅师:吴枫初冷雁连天,梦在江南野水边。词客欲归嗟老大,美人不嫁惜婵娟。豺狼正尔当官道,龙象于今护法筵。我识新公老禅衲,一灯蒲室是真传。 【赏析】 《奉答新仲铭禅师》是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唐大中八年(854)。 此诗以问答形式写来,首联写景,点明时间、地点和诗人心境;二、三联抒发感慨,议论人生,抒发情怀;末联写自己与佛门的缘份,表达出一种超尘脱俗的高洁之志。整首诗语言平易自然
老蟾素魄禀金精, 千岁玻璃幻结成。 明水夜零阴隧冻, 丹书秋满肉芝生。 腹凝寒露藏虚白, 影入银河浴太清。 拟问姮娥乞灵药, 与君骑向广寒行。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描绘了一幅冰蟾的图景。首句“老蟾素魄禀金精”,以冰蟾为引子,暗示它拥有珍贵的品质和不凡的力量。接着“千岁玻璃幻结成”,将冰蟾比作经过千年炼制的玻璃,既坚固又美丽,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智慧的积累
译文 千里之船渡过江,此行奇观天下无双。 海上蓬莱金银宫阙,天宫玉堂云雾窗。 我的道业需求柱石支撑,诗坛从此避开旌幢。 青林白谷是归家之地,怀抱因君得暂时安放。 注释 - 万里征帆渡越江:形容船只行驶在广阔的江河之上,象征着旅程的遥远和艰辛。 - 兹游奇观世无双: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所见奇观的赞叹之情,认为这样的美景在世间极为罕见。 - 海中蓬岛金银阙:海中蓬岛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海中仙岛
这首诗是诗人对黄州管氏怀坡堂的题咏。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玉局仙人云锦裳,骑龙一夕下黄冈。 - 玉局仙人:指仙人。 - 云锦裳:形容仙人的衣裳华丽,就像天上的云朵和锦绣一样。 - 骑龙一夕:形容仙人骑着龙飞往下一个目的地,也就是下到黄冈这个地方。 峨峨冠盖生陈迹,落落江山有耿光。 - 峨峨冠盖:形容官员的服饰,通常指官位显赫。 - 陈迹:指过去的历史遗迹或故事。 - 落落
诗句解读: 1. 不用牙璋远出师,将军凭轼下边陲。 - “牙璋”是古代用来表示命令或权力的物品,“出师”即出兵作战。这里指的是不需要动用武力,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 “将军”指舒噜存道元帅,“凭轼”意为靠在车前横木上(古代战车上的座位),这里暗示了元帅的镇定和自信。 - “下边陲”指边境地区,元帅在这里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胆识,不轻易用兵。 2. 僰酋争歃金盘血,汉使高悬玉帐旗。 -
诗句释义与译文 尺五城南近世纷,移家来并武夷君。 - 尺五:可能是指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字诚斋)的字,因为杨诚斋有一首诗《南轩》中提到“尺五”。 - 城南:指的是城南地区。 - 近世纷:指南宋时期的政治和社会动荡,如靖难等事件。 - 移家来并武夷君:表示作者从南方迁居到北方,以接近志同道合的朋友。 他年功业谁青史,此日山林自白云。 - 他年功业谁青史:表达了对功名成就的渴望。在古代文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