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怀计筹山通真馆纯一云峰高士 雕年短发苦骎骎,只益孤怀叹惋深。 【注释】雕年,形容头发花白;骎骎(qín),马行迅速的样子;只,更加的意思;孤怀,独自的情怀;叹惋(wǎn),感慨叹息;深:深沉、深厚。 【赏析】“雕年”点出作者年老发白,“苦骎骎”,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无情流逝之感慨。诗人感叹岁月不饶人,更添悲愁。 老比师丹浑忘事,死无钟子绝知音。 【注释】师丹:汉成帝时宰相,因直言进谏得罪而自杀
大年仙人乐天遗雷符一卷为题 一夕空飞解剑形,先生神气即风霆。 已还天阙朝群帝,别写雷符使六丁。 辽海鹤归云邈邈,葛陂龙化水冥冥。 只今有子能传业,来奉祠官篆檄灵。 注释:这首诗的作者不详,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应该是一首描写仙人的诗。全诗共五句,每句都有其特定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赏析:这首诗以仙人为题,表达了对仙人的崇敬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仙人的形象和行为
诗的逐句释义: 1. 北风霜霰日冥冥,送子南归出广庭。 - 注释: 北风凛冽,霜霰纷飞,天色昏暗,这是送别刘彦基时的天气与环境氛围; - 译文: 北风呼啸,霜雪纷扬,天色阴沉,我在此送你离开,你将返回南方; - 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寒冷、凄清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 2. 上国几年陪赐履,名山随处访藏经。 - 注释: 在京城(上国)待了几年时间,陪伴并学习赐予的鞋子
【注释】 南楚东吴:指东南地区。一草亭:一座小茅屋。飘零:漂泊,流离失所。幻身:虚幻的身体。真:真实。客鬓:客人的鬓发。招隐山:在今江苏南京市附近。猿(yuán)鹤:传说中的山林中的动物。话禅:谈论佛理。石上:指石头上的经文。鬼神听:传说中神仙能听见万物的声音。殷勤此别:深情地告别。回首:回头看。君家:你的家。桂树青:桂花常绿,常用来比喻人的高洁品格。 【赏析】 这首诗写送张一无道士还安仁去省亲
暂寄微躯在世尘,此庵名亦强为邻。 了知百岁旦暮事,岂泥三生前后因。 非假日明那有目,忽随空坏本无身。 要知枯坐环中者,别是人间不死人。 逐句释义: 1. 暂寄微躯在世尘,此庵名亦强为邻:暂时寄居在这世间的尘埃之中,这庵堂的名字也强行作为邻居。 2. 了知百岁旦暮事,岂泥三生前后因:明白知道百年来的生死大事,又何必拘泥于前世今生的因果关系。 3. 非假日明那有目:不是节假日就什么也没有,没有眼睛。
【解析】 “驿骑翩翩万里归,上清山下是岩扉。”意思是驿骑轻盈地飞回,在千里之外的驿站。诗人站在上清山脚下,远远望去,那道山门仿佛是神仙的居所。“驿骑”,指送张惟善使还上的快马。“翩翩”,形容轻快的样子。“岩扉”,指山上的石门或山洞的门。这里借代仙宫的门户。译文:驿站里传来马蹄声,那是我送你离开京城的快马。远望上清山,山脚有道石门,像是仙境的门。“金银宫阙神仙馆,河汉文章织女机
【解析】 此诗是送别诗。范准堂在天台法轮寺,作者在南屏山与范准堂话别。全诗表达了作者对范准堂的眷恋之情和对他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 首句“白首南屏坐不回”意思是:我年事已高,来到南屏山却不肯回来,足见两人情谊之深、相依之笃。“白首”,这里表示岁月蹉跎。“南屏山”即今浙江天台山,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诗人在这里“坐不回”,可见他不愿离去。“白首”二字,既是自谦,也是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筹峰真馆追松瀑,黄石翁尊师。 月色今宵恰满规,有山如此愧来迟。 金堂石室不到处,涧水松声无尽时。 麻姑凌寒或送酒,木客入夜同吟诗。 匡庐老仙去已远,怅望云间笙鹤期。 注释: 1. 筹峰真馆追松瀑:在筹峰的真馆里追逐瀑布的声音。 2. 黄石翁尊师:黄石老人的尊师。 3. 月色今宵恰满规:今晚的月色刚好照亮了月亮的形状。 4. 有山如此愧来迟:因为有如此美丽的山水,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来得晚了。
重寄水西新公道场渭公三塔宽公 我恐怕前世在法华寺里修行,退居清淡就是僧人。 禅师有道经常骑在老虎上,侍者通神自己能辟蛇。 已经辜负了佛身来到东土大唐国,最终抛弃尘网寻找提婆达多。 洞庭春后有很多风水,准备南归买条钓车。 译文: 我担心前世我在法华寺修行,现在我退隐生活清静如僧。 和尚修行有道常骑着老虎,侍者通神自己能驱蛇。 已经辜负了佛陀的真身来到东土大唐,最终抛弃尘埃的枷锁寻找提婆达多。
重寄水西新公道场渭公三塔宽公 道场山顶千年寺,迥出云林最上层。 师已新闻出世法,我今浑似在家僧。 书迟不到秋风雁,诗苦长县夜雨灯。 蚤晚南归有船□,□□□□□□□。 注释: 1. 重寄:再次写给某人。 2. 道场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因有“道场”而得名。山上有座千年古寺,是佛教禅宗的圣地之一。 3. 迥出云林最上层:意为山峰高耸入云,宛如云中之林的最高层。 4. 师已新闻出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