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寄龙翔欣公长老 古笪桥边夹道斜,老禅方丈梵王家。 山人宴坐时分芋,天女飞来或散花。 护法神龙蟠结构,定巢春燕避袈裟。 此生已悟空无住,欲就莎房借鹿车。 注释: - 古笪桥:指位于古笪的桥梁。 - 夹道斜:形容道路两旁树木繁茂,形成一道道斜线。 - 老禅方丈:指的是修行者的住所。 - 梵王家:佛家寺院,这里可能是指某个与佛教相关的地方。 - 山人宴坐:山中隐士静坐。 - 分芋:将芋头切成片
【注释】 1. 岧峣(yáo yáo ):形容山势高。 2. 结构劳:指筑楼时费力。 3. 楚国山川:指湖北、湖南一带,古代属楚国地。 4. 彭蠡(lǐ):鄱阳湖。 5. 番禺:今广州。 6. 朔云:北风。 7. 滔滔:水大浪急的样子。 8.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登滕王阁远眺时所写,抒发了他对国事的忧虑和怀才不遇的感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出诗句的内容及运用的手法,最后进行评价。 本诗描写了一幅生动美丽的江上春景图:江上日高寒雾开,渡头风顺早潮回;中流白舫翩翩下,两岸青山滚滚来;蛮媪浣纱衣似雪,驿夫到岸鼓如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海》,全诗如下: 飞舸鲸涛渡渺冥,祠光坛上夜如星。 蛟龙笋簴县金石,云雾衣裳集殿庭。 万里使轺游冠绝,千秋海甸仰英灵。 乘槎欲借天风便,仿佛神山一发青。 注释: 1. 飞舸:指船只。鲸涛:指波涛汹涌的海浪声。渡渺冥:渡过茫茫大海。祠光:指庙中供奉的神像。坛:指庙中的祭坛。夜如星:夜晚如同星辰一样明亮。 2. 蛟龙:指神话中的龙。笋簴:指雕刻成龙形的石柱。县:悬挂
茌平道中 风起征尘满鬓须,频呼驿卒缓前驱。 已悲白骨多新鬼,尚说黄巾半畏途。 麦老大田鸣乳雉,草深荒径窜妖狐。 停骖思饮瓜园井,欲倩邻翁放辘轳。 【注释】: 茌平道中:指从山东到河南的途中。茌平,在今山东聊城西郊。 风起征尘满鬓须:风起,尘土飞扬;鬓须,指头发。征尘,指旅途上的尘土。形容旅途的艰涩难行。 频呼驿卒缓前驱:频频地呼喊驿卒,让前驱放慢速度。 白骨多新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发乐清县岑山亭”,这是对全诗内容的概括;然后要分析诗句的内容,理解其思想情感,体会其用词炼句的特点,最后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了
次福青宏路站州守林清源邀饮治所酒家篱落隔青棕,更在轻烟细雨中。 绕郭好山横野碧,缘溪芳树立春红。 故人雪鬓年年老,太守风谣处处同。 十载相逢又相别,不堪回首海云东。 注释: 1. 次福青宏路:指的是在某个地方,如“福青宏路”。 2. 酒家篱落隔青棕:形容酒店周围的篱笆和栅栏被绿色植物覆盖,显得格外醒目。 3. 更在轻烟细雨中:更加增添了一层轻烟和细雨的氛围。 4. 绕郭好山横野碧
雁自代过晋岭客中感兴雁行初自雁门来,远度平沙阵势开。 光禄塞空霜气冽,受降城废水声哀。 乌孙公主歌难和,猿臂将军射未回。 今日客中肠易断,不须更上最高台。 注释: 1. 雁行初自雁门来:雁群开始从雁门出发。雁门关是古代著名的关口,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代县附近。 2. 远度平沙阵势开:雁群在平沙地带飞行,形成了壮观的队形。 3. 光禄塞空霜气冽:指雁门关外,光禄寺一带,天气寒冷,霜气弥漫。 4.
飞泉喷薄下灵湫,疑有龙居最上头。 长日风雷穿石起,半空河汉决云流。 青牛隐去神宫在,玄鹤归来洞府幽。 弭节名山谐宿愿,筑居终羡昔贤游。 注释:飞泉从高处倾泻而下,仿佛是一条巨大的瀑布。我怀疑这水是从龙口中涌出的,因为最上面好像有一条龙居住着。漫长的日子里,风和雷声穿透石头响起来,就像从半空中劈开云层一样。一只青色的牛消失在神宫中,一只白色的大雁回到了深藏在山洞中的巢穴。在这里停车休息
诗句注释 - 四明寓居即事: 这首诗是作者在四明(今浙江宁波市)居住时所作。 - 郡城重镇浙江东: 四明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一个重镇。 - 徼道荒芜雉堞空: 意思是说四明的边境道路荒凉,城墙上的雉堞已经废弃不用。 - 于越山川星纪外: 指的是浙江东部的于越山脉和江河,它们在星空之外,难以测量。 - 故王台榭水云中: 指过去四明地区的一些古建筑,如王宫、楼阁等,这些建筑隐藏在水和云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