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新亭起碧岑,长藤古木郁萧森。
山重山掩分吴越,潮落潮生自古今。
飞鸟去边浮海色,夕阳明处散秋阴。
五云长近仙台上,时听鸾箫月下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发乐清县岑山亭”,这是对全诗内容的概括;然后要分析诗句的内容,理解其思想情感,体会其用词炼句的特点,最后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了。《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杂曲歌辞》引《古今乐录》:“《长相思》者,言人百日内思远者。故一名《断情诗》,亦名《别曲》。古有‘日短长更苦’,‘一春长恨无欢处’之句。”由此可知,此诗应为伤春怀人之作。
【答案】
(1)百尺新亭起碧岑:百尺高楼耸立在碧绿的岑山上。(2)长藤古木郁萧森:长满青藤的古树森森然。(3)山重山掩分吴越:“分”字写出地势险峻,山高路远。“吴”、“越”指春秋战国时期分属吴国、越国的地域,此处泛指东南各地。(4)潮落潮生自古今:潮水涨落是自然现象,而古今兴废又是历史沧桑的见证。(5)飞鸟去边浮海色:鸟儿飞过边远的大海,留下一片淡淡的海色。(6)夕阳明处散秋阴:夕阳斜照,秋云消散在天边。(7)五云长近仙台上,时听鸾箫月下吟:云雾缭绕,飘向神仙居所,我常听鸾凤鸣叫,伴着月光在山中闲吟。(8)赏析:这首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之情,同时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留恋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