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注释】 柳色初青草渐茸,春寒犹勒杏花风。 新烟院落清明后,过雨园林罨画中。 洛社衣冠今日再,兰亭觞咏此情同。 吾年最老身仍健,更向尊前借酒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明日观赏杏花光岳堂分韵所作。首联写景,颔联写人,颈联写事,末联抒情,表达了诗人赏花、饮酒、抒怀的情怀。 “柳色初青草渐茸”,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柳树刚刚发芽,草地也渐渐茂盛起来。这是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春寒犹勒杏花风”
诗句释义: 1. 雪后北风尤苦寒,燎炉起拥懒头冠。 - “雪后”指的是冬末春初,气温骤降的时期。 - “北风尤苦寒”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 “燎炉”是取暖的小火炉,用来驱散严寒。 - “懒头冠”可能是指由于寒冷而不想整理或戴上帽子。 2. 谩怀学士酴醾酒,仍对先生苜蓿盘。 - “谩怀”意为空想或无谓地思念。 - “学士酴醾酒”可能是指诗人在冬日里想象与朋友一起品尝美味的酴醾(一种花卉)。 -
解析 第一、二句- 清明时节:指清明节。 - 阴:天气阴沉或不晴朗。 - 杨柳人家:杨柳垂柳的人家。 - 花满林:花朵覆盖整个树林。 第三、四句 - 侵晓乍收连日雨:天刚刚破晓时,突然停止连绵多日的雨。 - 赏春常负百年心:经常辜负了欣赏春天的心情,因为心中总想着其他事情(可能是政治、家事等)。 第五、六句 - 凫翁一一蒲塘暖:形容水鸟在温暖的水塘中嬉戏。 - 雉子斑斑麦陇深
注释: 1. 二鸟宁容一处囚,能鸣何似不鸣休。二鸟宁容一处囚,是指两只鸟被关在一起,不能自由飞翔。能鸣何似不鸣休,意思是说,如果一只鸟能鸣叫,另一只不能鸣叫,那么那只不能鸣叫的鸟就会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因此选择沉默。 2. 来今往古无穷事,剩水残山总是愁。来今往古无穷事,是指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剩水残山总是愁,形容自然景色虽然美丽但却充满了悲伤。 3.
【注释】 上京:今河南开封。骤寒:天气突然变冷。饮周从道所:到周从道家饮酒。 莫年:不要年。卜(bó):占卜,预示。田园:田园生活,指隐居生活。去,离开,指隐退山林。 岂意:想不到。犹歌行路难:还唱着《行路难》。行路难:指仕途艰难。 且复:姑且。酒杯:酒器。同旅次:和同伴们一起住在一起。旅次:客舍。 不堪:经受不住。人事:世事人情。端:事端,事情。 茅屋三生远:茅屋已久未修葺,与世隔绝。
这首诗的原文是: 喜雨 日气如焚土气腥,黑云当午忽冥冥。 雨工分下旗千队,神姥携来酒一瓶。 牛马长河迷渚涘,龙蛇平陆起雷霆。 快看一洗飞蝗尽,犹及秋田晚稼青。 注释: 1. 日气如焚土气腥:太阳的热气如同燃烧的火焰,而土壤的气息则充满了腥味。 2. 黑云当午忽冥冥:天空中乌云密布,到了正午时分,突然变得阴暗无光。 3. 雨工分下旗千队:形容雨势之大,仿佛有无数的雨师队伍在空中飞舞,旗帜飘扬。 4
清明日到陈庄 【注释】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四月五日前后。陈庄:地名。 【赏析】“清明时节雨纷纷”,而这首诗写的却是“清明时节花飞飞”,这大概是诗人的独到之处吧。全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清明时农村特有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第三联写陈庄村旧时有百家之多,但如今只剩下一家,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国家的动乱。末联以东风作比,抒发自己无法改变国家动乱局面、只能随波逐流的无奈心情
四月的早晨,雨中春景别有一番风味。苦笋樱桃相继而来,雨后官树更加葱绿连街。白缨蚯蚓在幽草中歌唱,赤帻蚍蜉在古槐穴中挖洞。短发如星愁绪有效,幻身如电事无涯。人间恩怨何须论,团扇清风又入怀。 注释: 苦笋:竹笋。 樱桃:樱桃树。 次第:依次、按序。 雨馀:雨后的余晖。 官树:官署里的树木。 白缨:白色带子或头饰,此处指蚯蚓头上的白色环圈。 红巾:红色头巾。 蚍蜉:蚂蚁的一种。 团扇:圆形的扇子
【注释】 龙虎山:在今江西省。 洞天:道教称神仙居住的地方。 彭篯:指彭祖。《史记·留侯世家》:“彭祖百岁,颜如童子。” 羽衣:道士所穿的道袍。金门客:指得道的仙人。 玉箓元书:指仙人的名册。紫府仙:指仙人居住的神界。 药灶:指炼丹炉。夜光丹:一种能发光的丹药。 寿尊:长寿的象征。《晋书·葛洪传》:“寿尊春酒,清美流芳。” 云林隐:指隐居之地。人间八百年:形容人的寿命很长。 【赏析】
注释 - 闰中秋: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即中元节。 - 白露节: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公历的9月7日到9月9日之间。 - 河汉云消溢素光:指银河中的云彩消失,月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明亮。 - 重开樽酒据绳床:重新打开酒杯,端坐在绳子床上(一种古代家具)。 - 嫦娥斟酒犹前夕:嫦娥(传说中的月宫仙子)仍在前一天(即中元节前夜)为人们斟酒。 - 老子婆娑且醉乡:形容自己像老子一样自在地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