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翥
渐老 渐老惟贪睡,相留大有情。 诗从年长淡,寒入夜深清。 不鼓床琴㾌,慵书帖字生。 灯花独可喜,连夕向人明。 译文: 岁月渐长,我更渴望睡眠,与你相聚时感情深厚。 诗歌随着年龄增长变得平淡无奇,夜晚寒冷更加清晰。 我不敲击琴弦弹奏,而是慵懒地书写文字。 只有灯花的闪烁让我高兴,连续几个晚上都在明亮的灯光下度过。 赏析: 这首诗以“渐老”为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的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把握诗歌的基本意思,明确考查的要点,如本题考查“注释”和“赏析”,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理解。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行次独石驿大雨驲行廿里喜晴;段段青天出,浮云四散归。燕忙搀马过,蝇乱扑人飞。远道倦行李,故山思采薇。北风朝已冷,未敢御絺衣。 【答案】 ①驿馆。 译文: ②驿站的马匹因大雨而受惊,在泥泞中打滑,难以前行。 译文
岁晚苦寒偶成四章录似北山 清眠梦屡觉,霜气转凄凄。 春近雁北向,月明乌夜啼。 炉香留墨篆,烛泪聚银泥。 少释幽忧疾,寻君一杖藜。 译文: 在岁末寒冬中偶然写成四首诗记录像北山一样寂静的生活, 清冷的梦中屡次醒来,寒冷的霜气更加凄凉。 春天来临时大雁向北飞翔,明月照耀下的乌鸦夜晚哀鸣。 炉火上的熏香留下墨汁的痕迹,蜡烛滴落的蜡油聚集在银色的泥土上。 稍稍缓解了内心的忧愁和病痛
岁晚苦寒偶成四章(《全唐诗》卷二八五) 短景催残岁,穷阴连大荒。 狙三随所赋,龟六可深藏。 未了惟文债,堪归祗醉乡。 絁衾有馀暖,翻喜夜天长。 注释: 短景:冬日的阳光短促。 狙三:指《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芚,曰‘朝三暮四’。”这里用它来比喻文章。 随:依从、顺从。 龟六:指《庄子•秋水》:“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耳者
【注释】 游刘真君庙:游览刘真的神祠。刘真君,即刘根子。 古庙西原上,虚廊半欲摧:古老的庙宇在西边的原野上,空廊快要倒塌了。 水龙鳞剥雨,画鬼面生苔:雨水像龙鳞一样剥落,画上的鬼脸长出青苔。 叟乞烧钱火,巫抄构殿材:老翁乞求烧香钱的火焰,巫师抄写建造庙宇的材料。 英雄有神护,遁迹此中来:有英雄的庇护,才来到这里隐居。 【赏析】 《游刘真君庙》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全诗四句
鹤禁烟华紫,龙冈草色青。 羽林移晓仗,法驾幸凉亭。 大业开天道,甘泉发地灵。 微臣叨侍从,愿睹万邦宁。 注释: 1. 鹤禁烟华紫:指皇帝居住的宫殿周围弥漫着紫色烟雾。 2. 龙冈草色青:指皇帝所在的东凉亭周围的草地呈现出青色。 3. 羽林移晓仗:指早晨的仪仗队被移到了那里(指的是东凉亭)。 4. 法驾幸凉亭:指皇帝驾临东凉亭。 5. 大业开天道:指的是皇帝开创了太平的天时。 6. 甘泉发地灵
岁末寒冬之际,我独自吟诗作画,以抒发我的情怀。 鼠翻书页翻成一片狼藉,猫则悠然自得地陪伴在毡席上。 我在雪夜中吟诵诗歌,疾目远望却畏惧风天。 唯有美酒能消解我心中的烦闷,但无法引年。 我诗犹如偈子,一问北山禅。 注释: - 鼠劣(wù)翻书册:形容鼠翻动书页时,书籍散落一地。 - 猫驯:猫驯服的样子,表示猫非常温顺。 - 坐毡:坐在毛毯或毡子上。 - 吟怀欣雪夜:在雪夜中吟诵诗歌
岁晚苦寒偶成四章录似北山 风暴寒逾急,星回岁欲周。 缺牙便食粥,瘦骨怯重裘。 节物殊牢落,前图益谬悠。 蜕窝真类蛰,长日火炉头。 注释: - 风暴寒逾急:暴风雪越加猛烈。 - 星回岁欲周:星星运行一周,即冬至已过,一年即将过去。 - 缺齿便食粥:牙齿缺失,只能吃粥了。 - 瘦骨怯重裘:形容身体消瘦,连穿厚重的皮衣都觉得冷。 - 节物殊牢落:节日物品都显得凄凉落寞,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
【注释】 自誓:发誓。 此丑行当殛(jí):这种丑恶之行将遭到惩罚。殛,古代酷刑之一。 吾身敢顾危:我怎能不顾自身的危险呢? 夺笏(hù)处:笏,是古代官员的朝笏,用来记事。此处指代官职。夺笏,失去官职。 结缨:古礼要求在公卿大臣上朝时束发,以表示恭敬。结缨,即束发。 万古千秋在:永远流传下去。 皇天后土知:天上地下的神灵都知道。 寸心三尺简:一寸之心,相当于三尺长的竹简。比喻忠心耿耿。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作者的情感态度。注意结合全诗理解。“一径入荒寂,松风长夏寒”的意思是:一条小路进入荒凉寂寞,松风长夏带着凉意。“荒寂”是荒凉寂寞的意思,“松风长夏寒”是说夏天的风,吹得松树的树叶沙沙作响,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时逢好事者,来剔藓文看”,意思是:正好有人喜欢干这种事情,来剔掉苔藓,观赏石碑上的字迹。“好事者”是喜好做善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