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眠梦屡觉,霜气转凄凄。
春近雁北向,月明乌夜啼。
炉香留墨篆,烛泪聚银泥。
少释幽忧疾,寻君一杖藜。
岁晚苦寒偶成四章录似北山
清眠梦屡觉,霜气转凄凄。
春近雁北向,月明乌夜啼。
炉香留墨篆,烛泪聚银泥。
少释幽忧疾,寻君一杖藜。
译文:
在岁末寒冬中偶然写成四首诗记录像北山一样寂静的生活,
清冷的梦中屡次醒来,寒冷的霜气更加凄凉。
春天来临时大雁向北飞翔,明月照耀下的乌鸦夜晚哀鸣。
炉火上的熏香留下墨汁的痕迹,蜡烛滴落的蜡油聚集在银色的泥土上。
稍稍缓解了内心的忧愁和病痛,寻找着那支可以支撑身体的拐杖(藜)。
注释:
- 清眠梦屡觉:在清冷的梦中多次醒来,指作者感到寒冷而难以入睡,反复醒来。
- 霜气转凄凄:寒冷的霜气变得更加凄清、冷冽。
- 春近雁北向:春天来临之际,大雁向北飞去,暗示春天即将到来。
- 月明乌夜啼:明亮的月光下,乌鸦在夜空中哀鸣。
- 炉香留墨篆:燃烧的熏香留下了墨迹般的香味。
- 烛泪聚银泥:蜡烛滴落的蜡油凝聚在银色的泥土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寒冷的冬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形象,如“霜气”、“月明”、“乌夜啼”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诗意和美感。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内涵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