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 · 邗沟怀古 江东愁客,隋苑暗经行。莺语滑,游丝细,夹衣轻。正清明。追忆当年此际,楼台外,秋千畔,棠梨树,垂杨渚,玉箫声。一自风烟满目,伤心煞、水绿山青。看江都虽好,旧迹已飘零。憔悴兰成。意难平。 念寄奴去,黄奴老,今古事,可怜生。回头望,隔江是、石头城。草纵横。楼船南下日,君王醉,未曾醒。宫车出,晚鸦鸣,使人惊。惟有一江春水,依稀似、旧日盈盈。想参军鲍照,欲赋不胜情。此恨曾经。
【注释】 六州:泛指。唐教坊曲名,本为大曲,后转为小曲,多用在宴会等场合。 门迎众绿,还放石榴红:门前迎接着许多绿叶,还有那鲜艳的红花。 人如醉,娇欲睡,起先慵:女子们像喝醉酒一样,神情娇艳,似要入睡,却又懒得起床。 静帘栊:静悄悄地推开了闺中之门。 愁绪天涯绕,共莺燕,随蜂蝶,曾几度,额黄染,脸脂融:愁绪萦绕心头,如同天边飞来的黄莺和燕子,又随着花间飞舞的蜂蝶。曾经多少次,额上被胭脂染成黄色
```
六州歌头·岁暮感怀,用东山韵 残年倦旅,心迹一浮萍。忺酩酊。游溟涬。酒如渑。鬓霜惊。每饭在乡井。梅破岭。松翳径。杨枝靘。桃花圣。四时情。鹎鵊高吟,无梦不思颍。竹屋茅亭。对明湖十里,宛转棹歌声。旧侣将迎。话生平。忆贞元盛。 注释: 1. 残年(指年老):指年老体衰的时期。 2. 倦旅(意为厌倦漂泊):厌倦在外流浪的生活。 3. 心迹(心意)一浮萍:形容人的心情像漂浮不定的浮萍一样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鉴赏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和重点诗句进行赏析即可。 “春眠未觉,催醒有莺儿”一句的意思是:春天的晚上我睡得正香,被小鸟叫声惊醒。“莺儿”指黄莺,这里暗喻佳人。这两句是第一层,写闺中之乐。 “梅妆靓”一句的意思是:梅花妆多么漂亮。“梅妆”即梅花妆,一种以梅花为饰的化妆。“莲钩窄”一句的意思是
诗句翻译: 飞蓬两鬓,容易雪霜欺。能似旧,青青否,一丝丝。 不须悲。草木无情物,催换叶,清秋节,芳未歇,寒先彻,底禁持。 似我工愁,倘不教憔悴,造物何私。 况天涯漂泊后,昨梦都非。 老态垂垂。 镜先知。 注释解释: - 飞蓬两鬓:形容头发因风吹而变得杂乱无序。 - 容易雪霜欺:容易受到风霜的侵袭和摧残。 - 能似旧,青青否:能否恢复到过去的青翠状态。 - 草木无情物:花草树木等自然事物
金陵雪后,六州歌头 · 金陵吊古 易顺鼎的《六州歌头 金陵吊古》以沉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金陵雪后的壮丽图景。诗中,诗人以龙虎和莺燕、猪蛇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昔日繁华中的衰败与落寞,增添了一种悲凉之感。 “此日经行处”以下,诗人转而描述自己经过的地方,如白门市、青溪埭、红板路等,这些地方曾经是繁华的象征,如今却寂静无声,无人问津。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人对历史的变迁有了更深的感慨。
【注释】 1.难哉: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 2.蚕丛世:传说中的古国名。 3.鱼凫纪:传说中的古国名。 4.两茫然:对当年的情形茫然不解。两:指两个,指过去和现在。 5.问当年:问当年的情况如何?当年:指三国时期。 6.藉:凭借。五丁:传说中能移山的五个力士。 7.同秦塞:与秦国的边塞接壤。 8.导江汉:疏导长江和汉水。 9.城仪错:城墙交错如棋局。 10.招庄蹻:招降庄周等六国贤人。
石城虎踞,形势本嵯峨。 石城的地势像虎的蹲伏一样险要,形势原本非常雄伟。 从头算,兴亡事,且高歌。 从开始到结束,兴衰成败的事情,暂且高歌一曲吧。 汉方瘥。吴会三分地,萧梁末,台城破。南唐继,琼枝好,亦烟萝。 汉时已经恢复,吴、会两州是三国时的分界之地,到了萧梁末年,台城被攻破。南唐继位,就像美丽的琼树一样,也像烟雾缭绕的萝藤那样美丽。 六代匆匆覆辙,相寻遍、天意无颇。叹明都终始,王业暗消磨
诗句解读: - 废兴一例,今昔几英雄。玄理洞。头角耸。 - “废兴一例,今昔几英雄”:描述历史中的兴衰和英雄的变迁。"废兴"指的是历史的更迭与变迁,“今昔”则指现在与过去。“几英雄”表明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层出不穷。 - “玄理洞。头角耸。”:这里的“玄理”可以理解为深奥的道理或哲学,而“头角耸”形容有才能、有抱负的人脱颖而出。 - 劫磨中。苦心同。木铎人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