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宪史天下奇,姓氏久为人所知。
风霜面目松柏操,铁石肠肚冰玉肌。
群凶肆虐干天诛,潢池弄兵如小儿。
中原在处皆反侧,掳攘岂独东南陲。
寓兵于农古王制,宪史于此力主之。
羽书差兵以万计,顷刻而集敢后期。
厉兵秣马在此举,指日要斩蚩尤旗。
廓平天宇清海岳,献俘授馘朝丹墀。
东州老翁头雪白,拭目愿见承平时。
南山有石踞如虎,携归我欲镌公碑。
美许士谦选壮丁有法二章
乌台宪史天下奇,姓氏久为人所知。
注释:乌台宪史是指唐代的御史台,是全国最高的监察机构。这里的“乌台”是指御史台所在的地方。
译文:乌台宪史(即御史台)的名声在天下都是非常出名的,人们早已经知道这个家族的存在。
赏析:这里赞美了美许士谦家族的名望和地位,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风霜面目松柏操,铁石肠肚冰玉肌。
注释:风霜面目、松柏操、铁石肠肚、冰玉肌分别代表了坚韧不屈的精神、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纯洁的品质。
译文:他的面容像风霜一样严峻,但他的内心却像松柏一样坚韧不屈;他的身体像铁石一般坚强,但他的胸怀却像冰雪一样纯净。
赏析: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让人感受到他的高尚和伟大。
群凶肆虐干天诛,潢池弄兵如小儿。
注释:群凶指的是一群邪恶的人,他们肆虐无道,如同小孩子一样顽劣。
译文:那些邪恶的势力猖獗肆虐,他们的罪行就像小孩子一样愚蠢。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邪恶势力的强烈谴责和对正义力量的期待。
中原在处皆反侧,掳攘岂独东南陲。
注释:中原地区到处都在发生叛乱,不仅仅是东南一带。
译文:在中国的大地上,处处都有反叛的迹象,这不仅仅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问题。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寓兵于农古王制,宪史于此力主之。
注释:寓兵于农是一种古代的军事制度,它强调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进行军事训练。
注释:宪史在这里指的是御史台官员,他们主张实行这种制度。
译文:古代的统治者曾经采用过寓兵于农的政策,这是御史台官员们一直以来主张并付诸实践的方针。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军事与农业相结合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御史台官员们对于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羽书差兵以万计,顷刻而集敢后期。
注释:羽书中的命令数量庞大,士兵们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不敢有任何拖延。
译文:朝廷的命令如羽书般迅速传布开来,要求各地调集兵力。士兵们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不敢有任何拖延。
赏析:这句话展现了朝廷对于军事行动的迅速反应和军队的纪律性,体现了古代中国的高效和严谨。
厉兵秣马在此举,指日要斩蚩尤旗。
注释:厉兵秣马是指准备好武器和马匹,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指日要斩蚩尤旗则是说不久的将来就能够消灭蚩尤这样的敌人。
译文:现在正是厉兵秣马的时候,我们指日可待就要消灭蚩尤这样的敌人。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战斗胜利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战争的重视和对于胜利的追求。
廓平天宇清海岳,献俘授馘朝丹墀。
注释:廓平天宇是指平定天下,清除一切障碍。清海岳是指使海洋更加清澈,山岳更加秀丽。献俘授馘是指向朝廷献上俘虏,接受战利品。朝丹墀是指朝拜皇帝,接受封赏。
译文:平定天下,让天空更加清澈,让海洋更加美丽,向朝廷献上俘虏,接受战利品,然后朝拜皇帝,接受封赏。
赏析:这句话是对作者所参与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的总结和展望,体现了战争的胜利和国家的繁荣。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胜利的自豪和满足感。
东州老翁头雪白,拭目愿见承平时。
注释:东州指的是东方的州郡,老翁则是指年迈的老人。拭目是指擦去眼上的泪珠,表示渴望看到太平盛世的景象。
译文:东方的州郡中,有一位老人已经白发苍苍,他擦去眼上的泪珠,希望能看到一个和平安定的时期。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老人对于战争的厌倦和对于和平的向往,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南山有石踞如虎,携归我欲镌公碑。
注释:南山指的是位于南方的一座山峰,石如虎则是指这块石头的形状像老虎一样凶猛。携归则是指带着这块石头回家。镌公碑则是指雕刻一块公碑来纪念这位英勇的将军。
译文:南山有一块石头形状像老虎一样凶猛,我打算把它带回家,并且想要雕刻一块公碑来纪念这位英勇的将军。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将军的敬佩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将军功绩的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