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愧羸瓶在井湄,颇思时复一中之。
平生殊欠题糕字,今日堪怜对菊时。
乌帽已欣新得酒,白衣谁似更携诗。
吴兴太守真三绝,烂醉轻教玉笛吹。

以下是对这首诗《和李侯九日》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自愧羸瓶在井湄,颇思时复一中之。
    译文:我惭愧自己的瓶子像井边的水一样清冽无味,常常渴望偶尔也能喝上一口美酒。
    赏析:诗人通过“羸瓶”象征自己的无用之才,而“井湄”则形象地描绘了自身处境的孤独和无力。
  • 平生殊欠题糕字,今日堪怜对菊时。
    译文:平生最缺的是制作糕点的文字,今日却有幸品尝菊花的美餐。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虽常被忽视但偶得机会时的喜悦,同时也暗含着人生无常,得意时刻往往短暂。
  • 乌帽已忻新得酒,白衣谁似更携诗。
    译文:新得到的美酒让人喜悦,又有谁能比得上手持诗卷的文人。
    赏析:通过对比“乌帽”和“白衣”,诗人赞美了那些能够随性饮酒赋诗的隐逸之士。
  • 吴兴太守真三绝,烂醉轻教玉笛吹。
    译文:吴兴太守真是个三绝之人,他醉酒时竟然还能吹起玉笛。
    赏析:这句诗不仅赞美了吴兴太守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
  1. 关键词注释与赏析
  • 羸瓶:瘦弱的瓶子,比喻诗人自身的不足和无力。
  • 井湄:井边水湄,常用来形容人的清高或淡泊。
  • 题糕字:制作糕点的文字,指文人的才华。
  • 吴兴太守:指宋代吴兴(今浙江湖州)的太守,是当时著名的隐士。
  • 三绝:指琴棋书画四艺皆精。
  • 玉笛:古代的一种乐器,此处用来形容音乐之美。
  1. 整体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境遇的自嘲以及对诗酒生活的向往的表达。诗人以“羸瓶在井湄”自喻自己无用之才,而“颇思时复一中之”则透露出对饮酒的渴望。后文通过对比“乌帽已忻新得酒”与“白衣谁似更携诗”,赞美了那些能够随性饮酒赋诗的隐逸之士。最后一句“吴兴太守真三绝,烂醉轻教玉笛吹”则是对一位生活情趣极高、能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者的形象描绘。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