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是何物,人心不自灰。
荣来终有辱,乐去可无哀。
富冢草还出,贫门花亦开。
耕桑枉辛苦,须白鬓毛衰。
诗句解读
1. 名利是何物,人心不自灰。
- 名利是何物: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名利的认知和看法,认为名利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并非真正的价值或意义所在。它强调的是内在的精神和情感的价值,而不是外在的物质财富。
- 人心不自灰:这里“不自灰”意味着即使面对名利的诱惑,人们的内心依然坚定,不受其影响。这种坚定来源于对自身价值观的认同,以及对于追求真正有价值的生活的信念。
2. 荣来终有辱,乐去可无哀。
- 荣来终有辱:这里的“荣来”可以理解为荣耀、成功等正面事物的到来。而“终有辱”则意味着这些荣誉和成功最终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或代价。这表明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和困难。
- 乐去可无哀:这里的“乐去”可以理解为离开、放弃等负面情况的发生。而“可无哀”则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接受现实,不会有过多的悲伤或遗憾的情绪。
3. 富冢草还出,贫门花亦开。
- 富冢草还出:这句话描述了富裕家庭的坟墓上的野草仍然茂盛地生长。这暗示了即使是富贵人家,也可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无法永远保持其繁荣状态。
- 贫门花亦开:这句话则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中依然盛开的花,尽管环境艰苦。这代表了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中,人们也能保持希望和乐观的态度,继续努力生活。
4. 耕桑枉辛苦,须白鬓毛衰。
- 耕桑枉辛苦:这句诗表达了辛勤劳作的人们感到辛苦却徒劳无功的情感。这里的“耕耘”可以指代工作和劳动,“桑”则可能指的是农业活动,如耕种和养蚕。而“枉辛苦”则表示付出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或者成果不如人意,导致辛苦感增强。
- 须白鬓毛衰:这句话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的头发变白,鬓角斑白的情景。这象征着生命的衰老过程,也反映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脆弱。
译文对照
名利是何物,人心不自灰。
荣来终有辱,乐去可无哀。
富冢草还出,贫门花亦开。
耕桑枉辛苦,须白鬓毛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名利、得失、贫富、生死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人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对名利的淡然处之、对得失的豁达理解、对贫富的平等看待以及对生死的自然接受。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念,也为人们提供了对人生、对生活的新视角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