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湫水寒,千峰正岑寂。
惟闻虎啸声,不见人行迹。
霜露湿岩莎,月轮挂空碧。
此时观此心,独坐盘陀石。

【注释】

拟:仿效。寒山子:唐代僧人寒山、拾得的合称,他们以诗著称,后人将他们的诗作为题材的诗歌称为“寒山体”。

木落:树木凋零,指深秋时节。

湫水:即深潭中的水。

岑寂:形容清静而孤独。

虎啸:老虎咆哮。

岩莎:岩石上的苔藓。

独坐盘陀石:独自坐着,好像在琢磨石头一样。

【赏析】

此诗是诗人模仿寒山子所作,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感慨。首联写深秋时节,木叶凋落,深潭中水流清澈见底,千峰寂静,只有野兽的咆哮声回荡在山谷之间;颔联写夜晚的霜露沾湿了岩石上的苔藓,一轮明月高悬夜空,倒映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颈联写诗人独自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坐着,仿佛在琢磨着什么;尾联写诗人此时的心情,感到人生的孤独和寂寞。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