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高且寒,人罕来登陟。松摇雪珊珊,萝罥烟幂幂。
岩花春不开,潭冰夏方释。住此夫何为?心源湛而寂。
【注】
寒山子:唐代诗人,姓张名良,隐居于天台山寒岩,故号寒山子。
赏析:
这首诗是拟寒山子的诗六首中的第三首,写隐者不慕荣利,寄情山水的生活。
首联“山中高且寒,人罕来登陟。”描写的是一个高耸入云的高山,这里没有几个人能够攀登上去,因为山高寒冷,很少有人愿意来这里游玩。这里的“寒”字,既指天气寒冷,也指人心冷漠。
颔联“松摇雪珊珊,萝罥烟幂幂。”“珊珊”,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幂幂”,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这里的“松树”“雪花”“烟雾”都是大自然的元素,通过它们的描绘,表现了山的高峻和寒冷。同时,这些元素也暗示了隐者生活的清贫和孤独。
颈联“岩花春不开,潭冰夏方释。”“岩花”指的是山上的花木,它们在春天不开,而在夏天才开始开放。这里的“不开”和“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隐者的生活艰辛。而“潭冰”则是指深潭里的水结冰,这也可以看作是对隐者生活的一种描述,他们在这里过着隐居的生活,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尾联“住此夫何为?心源湛而寂。”“住此”指的是隐居于此,“夫何为”则是在问为什么要这样隐居。这里的“湛”是指清澈,“寂”是指安静。这里的“湛而寂”形象地描绘了隐者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心境非常平和,没有杂念,只有自然和宁静。
这首诗是一首拟寒山子的诗,通过描写山、松、雪、烟等元素,展现了隐居者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同时,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隐居者的生活艰辛和他们内心的平静。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