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府开闽土,危楼镇海涯。
飞云浮画栋,丽日照高牙。
昔驻蕃侯马,今迎使者车。
三山归指顾,万井仰光华。
缥缈临城处,逍遥散吏衙。
榕阴千树翠,荔子半空霞。
岭峤俱清谧,宾僚亦静嘉。
宣风问民俗,作屏捍皇家。
去去青冥樾,依依紫禁花。
登高应有赋,留待碧窗纱。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节:

  • 大府开闽土,危楼镇海涯。
  • 注释1: “大府”指朝廷,”闽土”即福建的土地。
  • 翻译: 朝廷开辟了福建的土地,巍峨的高楼镇守着海的边际。

第二节:

  • 飞云浮画栋,丽日照高牙。
  • 注释2: “飞云”形容云彩飘动的样子,”画栋”是指精美的梁柱装饰。
  • 翻译: 飘动的云彩浮在精美的梁柱之上,灿烂的阳光照射在高大的官署上。

第三节:

  • 昔驻蕃侯马,今迎使者车。
  • 注释3: “蕃侯”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尊称,”使者车”指的是朝廷派遣来的使者所乘坐的车。
  • 翻译: 以前曾驻有蕃侯的马匹,现在迎接的是朝廷使者的车。

第四节:

  • 三山归指顾,万井仰光华。
  • 注释4: “三山”是指福州市内的三个著名山峰,”万井”则泛指众多城镇与村庄。
  • 翻译: 这三座山峰仿佛在人们的视野中随意指点,而无数的城镇和村落都仰望着它们的光辉和辉煌。

第五节:

  • 缥缈临城处,逍遥散吏衙。
  • 注释5: “缥缈”形容景色遥远而虚无,”散吏衙”则是指官员的办公场所。
  • 翻译: 那片缥缈的地方似乎近在咫尺,官员们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散布着。

第六节:

  • 榕阴千树翠,荔子半空霞。
  • 注释6: “榕阴”是榕树的阴凉,”荔子”是荔枝,”半空霞”则是说荔枝如同半空中的彩霞一样美丽。
  • 翻译: 榕树荫蔽的千棵树木郁郁葱葱,荔枝树上挂着的果实半空如霞。

第七节:

  • 岭峤俱清谧,宾僚亦静嘉。
  • 注释7: 岭峤指的是高山峻岭,”清谧”和”静嘉”分别形容其幽静和美好。
  • 翻译: 那些高山峻岭都显得格外幽静,来宾和官吏也都很宁静愉悦。

第八节:

  • 宣风问民俗,作屏捍皇家。
  • 注释8: “宣风”是指宣扬国政,”民俗”是指民间风俗,”作屏”则是比喻为屏风。
  • 翻译: 他们宣传国家的政令,了解民间的风俗,并作为屏障守护着皇家的利益。

第九节:

  • 去去青冥樾,依依紫禁花。
  • 注释9: “青冥”是青天的意思,”紫禁”是指皇宫。
  • 翻译: 去吧走吧,那蓝天上的树梢;留吧留吧,紫禁城里的花朵。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福建地区的美好印象和对朝廷使者的尊敬之情。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词汇也十分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