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棹才终用,猖狂习未除。
文章同一默,岁月或三馀。
策竹登玄圃,然藜问石渠。
定须追乐毅,端为谢曹蜍。

【注释】

去岁留杭德兴:去年我在杭州时。德兴,即李德裕,字文饶,中书舍人,官至宰相。傅子建(傅尧俞),字子云,与李德裕同乡,为唐文宗所重。梦得句云:鼋鼍沧海赋龙马赤文(“鼋鼍”是大鱼名。《庄子》有《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赤书(古代用赤黄色书写的文书。赤书丹诏,指帝王的诏书。)间以语予:你曾对我说过,东海上有龙和马在吞吐赤色文字。刘禹锡曾做过苏州刺史,他写的《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有:“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及其乡人董与几山空岁晚:我家乡的人董与几年事已空。董与几,作者的朋友,曾任礼部员外郎。山空岁晚,岁暮山空,指年老无成。

恍然有怀为续此诗却寄董:突然感到有所思,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却,又。寄,送。

卓棹才终用,猖狂习未除:我的豪放的气魄已经消磨了。卓棹,指船桨。终用,终将用到。猖狂习,狂放的习气。

文章同一默,岁月或三馀:文章写得再好,也要沉默寡言。

策竹登玄圃,然藜问石渠:拿着竹简登上太清宫去求仙,拿着藜杖到石渠亭上问道。玄圃,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宫殿。然藜,藜杖。石渠,石渠阁。汉文帝曾在曲江盖起石头砌成的渠道,供皇帝游玩、读书、饮酒的地方,称为“石渠”。

定须追乐毅,端为谢曹蜍:一定要像乐毅那样追悔往事,要像曹蜍那样对过去的过错感到羞愧。乐毅,战国时赵国人,燕国大将,曾为齐破赵有功,封列侯,封地在昌城。后来他劝燕王归附赵国,被诬陷谋反被杀。曹蜍,三国魏时曹真之子,官至大将军,为人刚直,有威令。

赏析:

这首七律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是他辞官东归后的感慨之作。全诗写诗人从京城返回故乡后,看到故乡景物变化而引起的感慨。诗中通过描写故乡的变化和自己的心情,表现诗人的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和无奈。

首联“去岁留杭德兴傅子建梦得句云”,点明诗人自己离开杭州时的情景。德兴,就是德宗皇帝。“子建”是唐代诗人李德裕的字。李德裕曾任翰林学士、宰相等职,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交往密切。刘禹锡任苏州刺史时曾得到李德裕的帮助。所以这里提到李德裕的名字,是为了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

颔联“猖狂习未除”,是说自己的狂放习气还没有完全消除。“文章同一默”,是说虽然文章写得再好,但是还要保持沉默寡言的作风。

颈联“策竹登玄圃”,“问石渠”,是说自己要去太清宫求仙学道,要到石渠亭上向仙人问道。太清宫和石渠亭都是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尾联“定须追乐毅,端为谢曹蜍”,是说自己一定要像乐毅那样追悔往事,要像曹蜍那样对过去的过错感到羞愧。乐毅和曹蜍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乐毅是战国时期赵国人,燕国大将,曾为齐破赵有功,被封列侯,封地在昌城。后来他劝燕王归附赵国,被诬陷谋反被杀。曹蜍是三国魏时曹真的儿子,官至大将军,为人刚直,有威令。

这首诗写诗人辞官东归以后对故乡变化的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凉之感。首联交代了诗人离杭的时间和原因。中间四句写自己辞官以后的思想情绪,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惆怅之情。最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行为的悔恨和惭愧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