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故人归去来,渔竿不肯博三台。
汉陵今日无抔土,惟独先生有钓台。
【注释】
子陵:指东汉末年的严光,字子陵。归去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中“归去来兮”是其自喻之词。三台:古代指天帝所居的地方。汉陵:指汉朝的皇帝陵墓。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七绝。首句写与故人的相遇,次句写不愿当官。后两句写历史,以古人作对比。前一句用典,后一句借景抒情。
子陵是汉代著名的隐士严光的字,他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曾做过官。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他不肯做官,后来隐居在富春江畔,自称“富春山人”。这里说他回到故乡,见到故人。“子陵”和“归来”呼应,点明了题旨,即作者重游故乡时见到故人。“一见”二字写出作者的意外惊喜。接着,诗人又写到故人在故乡的生活态度。“归”,表示回来的意思。“来”字说明故人已经回来,而“渔竿不肯博三台”表明他并不想做官。这两句把故人的形象写得十分鲜明,突出了他不慕名利的性格。
后两句则转入对历史的评说。“汉陵今日无抔土”意思是说,汉朝的皇帝都已经被埋葬了,现在连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唯独先生有钓台”,意思是只有严子陵还保有他的钓台。这两句是作者的感慨和评论,表达了他对前人高尚节操的赞扬和对现实社会风气的不满之情。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感情真挚深厚。全诗通过描写故人不慕名利、安于清贫的生活态度以及自己重游故乡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高尚节操的赞美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