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伴老僧居翠微,老僧应共白云飞。
杖藜西去云东去,日暮僧归云亦归。
南峰归云庵
诗句:- 云伴老僧居翠微,
- 老僧应共白云飞。
- 杖藜西去云东去,
- 日暮僧归云亦归。
- 注释与赏析:
- 云伴老僧居翠微:描述了一个宁静的画面。”云伴”表达了云雾与僧人相伴的意境,”翠微”则是形容山峰的颜色,暗示着山峦在云雾的笼罩下显得更加秀丽。整体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禅意。
- 老僧应共白云飞:”老僧”指的是年岁已高、修为深厚的和尚,”白云”则通常象征着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一种修行者的心态——随遇而安,与大自然和谐共存,如同白云一般轻盈飘逸。
- 杖藜西去云东去:杖藜是古代僧人常用的手杖,象征着行脚修行的生活方式。这里的”云”可能指的是飘渺不定的云雾,”云东去”形象地描绘了随着时间流逝,云雾逐渐散去的景象,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 日暮僧归云亦归:这句话可能是对前两句意境的深化。在一天的结束之时,僧人归寺,而随着太阳的落山,周围的云雾也随之消散。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无论僧人如何离去,最终都与这片天地融为一体,体现了佛教中”缘起性空”的思想。
- 译文:
- 云与老僧同住翠微之中,
- 老僧应当与白云一同飞翔。
- 手杖拄地向东而去,云彩却向西方飘去;
- 夕阳西下,僧人归来,云也跟随他一起回归。
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宁静、超然的宗教世界,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