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醉霜秋草萎,童驱觳觳涉浅溪。
一牛先登舐犊背,犊毛湿湿犹未晞。
一牛四蹄俱在水,引脰前望喜近堤。
一牛两脚初下水,尻高未举后两蹄。
前牛巳济伺同队,回身向后立不移。
一牛将济一未济,直须并济同时归。
此牛如人有恩义,人不如牛多有之。
人不如牛多有之,笑问二童知不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牧童》一诗。全诗以牧童的口吻写牛,通过描写牧童与牛的亲密关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和对劳动生活的喜爱之意。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树叶醉霜秋草萎,童驱觳觳涉浅溪。
  • “树叶醉霜”形容秋天的树叶被霜打过后变得沉重,仿佛喝醉了酒一样。“童驱觳觳”形容孩子们在小溪边玩耍时的样子,他们的动作轻盈活泼。这里的“童驱”指的是孩子们驱赶着牛群在溪边嬉戏,而“觳觳”则形容孩子们的笑声清脆悦耳。
  • 译文:树叶被霜打后变得沉重,孩子们在小溪边玩耍,驱赶着牛群嬉戏。
  • 赏析: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孩子们在秋风中欢快地奔跑,而牛群则被他们的快乐所感染,一起嬉戏玩耍。这种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活力和欢乐的气息。
  1. 一牛先登舐犊背,犊毛湿湿犹未晞。
  • “一牛先登”指的是牛群中的一头牛率先踏上了浅溪,这头牛显得英勇无畏,勇敢地面对前方的困难。“舐犊背”则是说这头牛为了保护它的小主人(犊)而舔舐其背部。这里的“犊”指的是小牛,而“舐”则是指用舌头舔舐的动作。
  • 译文:牛群中的一头牛率先踏过浅溪,它为了保护小主人而舔舐其背部,但小牛的毛发仍然沾满了水,还没有干透。
  • 赏析:这一画面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牛为了保护小牛而付出了自己的努力,但小牛的生命却如此短暂,令人感慨万分。
  1. 一牛四蹄俱在水,引脰前望喜近堤。
  • “一牛四蹄俱在水”指的是牛群中的一头牛的四个蹄子都在水中,这头牛显得格外小心谨慎。“引脰前望”则是说这头牛抬起头来向前望去,寻找靠近堤坝的地方。这里的“引脰”指的是抬头的动作,而“望”则是指向前看的动作。
  • 译文:牛群中的一头牛的四个蹄子都浸在水中,它抬起头来向前方望去,希望能够找到靠近堤坝的地方。
  • 赏析:这一画面展现了牛群的聪明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它们虽然面临着困难,但依然能够齐心协力,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 一牛两脚初下水,尻高未举后两蹄。
  • “一牛两脚初下水”指的是牛只中的两头牛刚刚踏进水中,它们的两个蹄子都浸泡在水里。“尻高未举”则是说这些牛的臀部还很高,它们还没有把蹄子抬起来,继续在水中行走。这里的“尻”指的是臀部,而“举”则是指抬起的意思。
  • 译文:牛群中的两头牛刚刚踏进水中,它们的臀部还很高,没有把蹄子抬起来继续在水中行走。
  • 赏析:这一画面展现了牛只的智慧和灵活。它们能够在水中自如地行动,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这种坚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 前牛巳济伺同队,回身向后立不移。
  • “前牛巳济伺同队”指的是前面那头已经成功渡河的牛正在等待其他牛一同渡河,并且保持着警惕的姿态。这里的“已济”指的是已经渡过河去,而“伺同队”则是指等待其他牛一起渡河的意思。
  • 译文:前面的那头牛已经渡过河去并且等待其他牛一同渡河,它保持着警惕的姿态。
  • 赏析:这一画面展示了牛群的团结合作精神。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实现目标,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坚韧。
  1. 一牛将济一未济,直须并济同时归。
  • “一牛将济一未济”指的是牛群中的一头牛即将渡过河去,而另一头牛还没有渡过河来。这里的“将济”指的是将要渡过河去,而“未济”则是指还没有渡过河来。
  • 译文:牛群中的两头牛即将渡过河去和尚未渡过去的那头牛,它们必须同时完成渡河才能返回岸边。
  • 赏析:这一画面展示了生命的轮回和循环。无论是生命还是牛群,都需要经历生死轮回才能得以延续,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和生命哲学的体现。
  1. 此牛如人有恩义,人不如牛多有之。
  • “此牛如人有恩义”指的是这头牛就像人类一样具有感恩和回报的恩义之情。这里的“如人有恩义”则是比喻牛群如同有恩义之人一样互相帮助和关爱。
  • 译文:这头牛就像人类一样具有感恩和回报的恩义之情,而人往往不如牛更加懂得珍惜和回报他人的恩义。
  • 赏析:这一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赞扬之情。他看到了牛身上的美德,认为牛比人类更加懂得珍惜和回报他人的恩义。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敬仰和尊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