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霄山人通身酒,淋漓醉墨龙蛇走。
偶然山边行一匝,揽取云烟十之九。
如何止分山半截,不谓此山可全有。
归来小立象山巅,俯视群山俱培塿。

注释:

玉霄山人,指王成教谕。

通身酒,全身都是酒。

淋漓,洒落的样子。

醉墨,喝醉后的笔墨。龙蛇走,像龙蛇一样飞舞。

偶然,意外地。

揽取,捕捉、摄取。云烟,云雾。十之九,十分之九,十分之一。

止,止不住。

分,划分、分割。

不谓,没想到。

可,能够。

培塿,小土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用优美的语言将自然景观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诗的首句,“玉霄山人通身酒,淋漓醉墨龙蛇走”,描绘了王成教谕浑身都是酒,他醉酒后挥毫泼墨,笔势如龙如蛇般飞舞。这里的“玉霄”是地名,可能指的是一个山名。诗中的“通身酒”,形容他的酒气熏天,形象生动。

诗的颔联,“偶然山边行一匝,揽取云烟十之九”,描述了他在山边行走的情景。这里的“偶然”,表明他这次行动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偶然间发生的。而“揽取云烟十之九”,则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他能够巧妙地捕捉到大自然的美,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诗的颈联,“如何止分山半截,不谓此山可全有”,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认为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丽和神奇,以至于无法完全描绘出来。这里的“止分”,意味着无法全部把握,只能部分地理解。而“不谓此山可全有”,则强调了他对自己作品的自信,认为这些作品已经足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

“归来小立象山巅,俯视群山俱培塿”,描绘了诗人回到山巅,俯瞰群山的情景。这里,“象山巅”、“培塿”都是比喻,分别形容了诗人站在山顶上俯瞰群山的景象。而整首诗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