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尽入笛声中,两岸樵渔一水通。
杨柳已疏枫渐落,黄花浑未识秋风。

【注释】:

夕阳:太阳落山时发出的余晖。

夕阳尽入笛声中,两岸樵渔一水通。

夕阳的余晖已经收入到笛声之中,两岸的樵夫渔民在一水中相通。

杨柳已疏枫渐落,黄花浑未识秋风。

柳树的柳絮已经稀疏,枫树渐渐落叶,但那黄菊花还未曾领略到秋天的凉风。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秋日黄昏时分的景色图景。诗人以“夕阳”、“樵渔”、“杨柳”和“黄花”四个意象为主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秋日黄昏画面。
首联“夕阳尽入笛声中,两岸樵渔一水通。”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诗人将夕阳与笛声相联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使人仿佛听到了夕阳的余晖被笛声轻轻吹拂的声音,感受到了夕阳的温柔。同时,“两岸樵渔一水通”又展现了一幅渔樵往来、水道通达的宁静景象,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和谐。
第二联“杨柳已疏枫渐落,黄花浑未识秋风。”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特点。诗人用“疏”字形容杨柳的柳絮,用“落”字形容枫叶的变化,都体现了秋天的特点,即萧瑟、凄凉。而“黄花浑未识秋风”则表现了菊花对秋风的无知。虽然菊花在秋季盛开,但它们却未能领略到秋风的凉意,反而显得有些无知。
这首诗通过对夕阳、樵渔、杨柳、枫叶、黄菊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凄凉与宁静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