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法斯图见,神奇指掌分。
万峰凝翠霭,一水弄清纹。
树密猿啼苦,桥回鸟唤群。
溪边有茅屋,处处挂斜曛。
陆探微层峦曲坞
六法斯图见,神奇指掌分。
万峰凝翠霭,一水弄清纹。
树密猿啼苦,桥回鸟唤群。
溪边有茅屋,处处挂斜曛。
译文:
陆探微的画,层层叠叠的山丘曲折的山谷,在六法的描绘下,展现出神奇的景色。万峰被青翠的云雾覆盖,一条清澈的小河流过,清晰可见的纹理。树木茂密,猿猴的鸣叫声显得十分辛苦,而桥头鸟儿的呼唤声,仿佛召唤着一群群的人。溪边有一间茅草屋,处处挂着斜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述,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陆探微层峦曲坞”,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陆探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画家,他的画作以层次丰富、曲径通幽闻名。这里用他的名字来命名整首诗,既表达了对他的尊敬和怀念,也暗示了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的美妙。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例如,“万峰凝翠霭”中的“凝翠霭”,形容山峰被绿色的雾气笼罩,给人一种静谧、神秘的感觉;“一水弄清纹”中的“弄清纹”,则形容水流清澈,纹理分明。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十足,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之中。
最后两句,诗人转向了人与景的关系,通过对动物和人类的活动的描述,进一步衬托出大自然的美好。“树密猿啼苦”中的“树密”,“猿啼苦”,形象地描绘了树林茂密,猿猴们因为密集的树林而感到苦闷;而“桥回鸟唤群”中的“桥回”,则描绘了桥的形状曲折,鸟儿们在此回巢,发出欢快的鸣叫声。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自然世界中,让人不禁对大自然产生深深的敬畏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