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时翻砚池墨,叠起烟云隐霹雳。
短缣尺楮信手挥,若有蛟龙在昏黑。
南唐画院称圣功,好事珍藏裹数重。
崇山突兀常疑雨,碧树萧森迥御风。
鸟啼花落不知处,渔唱樵歌遐迩度。
展舒不尽古今情,未容肉眼轻将赋。
董源夏山深远
[注释]:董源是五代时期南唐画院中最为出名的画家,他的山水画造诣深厚。此诗描绘了董源笔下的一幅夏山远景图,笔触细腻,墨色淡雅,展现了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
译文:董源的画作描绘的是一幅深邃的夏山远景。
赏析:这首诗以“董源夏山深远”为引子,点明了主题。诗人通过对董源画作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北苑时翻砚池墨,叠起烟云隐霹雳
[注释]:北苑是唐代长安城北郊的皇家园林,这里曾是文人墨客吟咏、泼墨的地方。砚池是磨墨用的砚台,墨指墨汁。叠起烟云隐霹雳形容墨色的深浅和云雾的流动变化,以及雷声的震撼。
译文:在北苑时翻砚池墨,墨色层层叠叠像烟云一样涌动,隐隐约约能听到霹雳的声响。
赏析:这首诗进一步描绘了董源画作中的烟雨朦胧之感。通过“时翻砚池墨”、“烟云隐霹雳”,诗人将画面上的墨色层次和变幻莫测的雷电景象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整幅画作更加生动、立体,充满了动感。
短缣尺楮信手挥,若有蛟龙在昏黑
[注释]:短缣是指轻薄的丝绢,尺楮是指小张的纸片。信手挥指的是随意地挥动着这些材料。蛟龙是指传说中的蛟龙,此处用以比喻画面上腾跃的龙纹。
译文:随意挥动着薄如蝉翼的丝绢和小小的纸张,仿佛有蛟龙在黑暗中舞动。
赏析:这首诗进一步深化了对董源画作的描绘。诗人通过对“短缣尺楮”和“若有蛟龙在昏黑”的描述,展现了董源画作中细腻入微的细节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董源画作中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
南唐画院称圣功,好事珍藏裹数重
[注释]:南唐画院是唐代著名的皇家画院之一,以画艺精湛著称。圣功指的是极高的技艺或成就。好事珍藏是指收藏珍贵的作品。裹数重指的是厚厚的包裹。
译文:南唐画院被誉为技艺高超的圣手,他们的作品被人们珍藏在重重的包裹之中。
赏析:这首诗赞颂了南唐画院的艺术成就和人们对其作品的喜爱与珍视。通过“称圣功”和“好事珍藏”,诗人表达了对南唐画院及其作品的高度评价和赞美之情。
崇山突兀常疑雨,碧树萧森迥御风
[注释]:崇山突兀是指山峰高耸、陡峭,给人一种峻峭的感觉。常疑雨指的是经常怀疑下起了雨。碧树萧森指的是树木郁郁葱葱,给人以幽静的感觉。迥御风指的是风吹过树林,发出沙沙的声音。
译文:崇山峻岭高耸入云,常常使人怀疑是否下起了雨;绿树丛生,幽静而肃穆,远处传来阵阵风吹过树木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进一步描绘了董源画作中的自然景观。通过“崇山突兀常疑雨”、“碧树萧森迥御风”,诗人展现了董源画作中细腻的自然景观和生动的动态效果。这些描绘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深度感,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鸟啼花落不知处,渔唱樵歌遐迩度
[注释]:此句描述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场景。鸟啼花落指的是鸟儿在天空中欢快地歌唱,花儿在枝头悄然落下,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渔唱樵歌则是渔民和樵夫在山林间相互呼应的歌声,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译文:鸟儿在天空中欢快地唱歌,花儿在枝头悄然落下,不知道它们飘到了哪里;渔民和樵夫在山林间相互呼应地欢唱,歌声传遍远近。
赏析:这首诗进一步描绘了董源画作中的田园生活场景。通过“鸟啼花落不知处”、“渔唱樵歌遐迩度”,诗人展现了一幅和谐而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这些描绘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展舒不尽古今情,未容肉眼轻将赋
[注释]:展舒不尽指绘画作品中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情感,难以用文字完全表达出来。未容肉眼轻将赋则表示虽然眼睛能看到这些作品,但用文字描述仍然远远不够。
译文:这幅画展现着无尽的古今情怀,用肉眼去观察它仍觉得不够详尽。
赏析:这首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思想。通过“展舒不尽古今情”和“未容肉眼轻将赋”,诗人表达了对董源画作中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呼吁人们要用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眼光去欣赏和解读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