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啸西风上凤台,梵宫相倚碧崔嵬。
紫髯布政三分后,彩翿呈祥两度来。
潮打石城吴月上,山连淮甸楚云开。
金銮殿上骑鲸客,醉墨淋漓落酒杯。
【注释】
长啸:大声吟咏。西风:秋风。凤凰台: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建观于山椒之上,取“越禽”之称,谓之 “凤凰台”。梵宫:佛寺。相倚:互相依靠。崔嵬:高耸。紫髯:古代帝王的冠饰,用紫色丝绳做成,下垂至颌下。布政:治理政事。三分:指吴国、越国、楚国。彩翿:五彩羽毛装饰的旌旗。呈祥:出现吉祥之事。两度:两次。石城:石头砌成的城墙。吴月:即月亮,因吴国在江水中游,故称吴月。淮甸:淮河以北地区,泛指江淮一带。连:连接。楚云:楚国的云。金銮殿:皇帝的正殿,这里指皇宫大殿。骑鲸客:神话传说中乘着大鱼飞向天空的神仙。醉墨淋漓:指酒后挥笔作诗,墨迹满纸,淋漓如洒。
【赏析】
此诗为登高作。首联写登临所见之景,颔联写登高所感,颈联写远望之景,尾联写诗人感慨之情。全诗气势恢宏,格调豪迈,是一首七律中的名篇。
“长啸西风上凤台,梵宫相倚碧崔嵬。”起二句写登上凤凰台时的所见。凤凰台上,秋风萧瑟。梵宫相倚,山势高峻。这几句诗描写出了诗人登山的情态和所见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秋高气爽的环境中。
“紫髯布政三分后,彩翿呈祥两度来。”颔联是说吴王夫差曾登上凤凰台,并在这里分封了诸侯。又因为这里有祥瑞之气,所以两度有人在此建都立国。这两句既写历史事实,又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
“潮打石城吴月上,山连淮甸楚云开。”颈联写诗人放眼望去的景象。长江潮水冲打着石头城的南面城墙上的吴地月亮,天边楚地的云朵连接着淮河以北地区的云层。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金銮殿上骑鲸客,醉墨淋漓落酒杯。”尾联写诗人饮酒作诗的情景。诗人登上凤凰台后,便在金銮殿上骑马畅游。他喝醉了酒,就在那里挥毫泼墨,写下了许多壮丽的诗句。这两句诗描绘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潇洒自如的风度。整首诗以凤凰台为主题,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