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月十五夜,月明渔浦看潮生。
今年此夜对明月,凄凉池馆难为情。
故人梦断知何处,生存华屋含风露。
明朝家具载扁舟,又向临平山下住。
忆昔故人邀我来,笑谈白日驱风雷。
百年未半忽转烛,时移事改令人哀。
我家金华北山北,堂上慈亲年八十。
要知生死见交情,两载淹留归未得。
孤儿有托女有归,余亦兴怀歌式微。
悲来纵笔写情曲,九原杳杳心相知。

诗句释义:癸未年春天我留在钱塘,巨可大家六月去世,明年我搬家到临平,我将东归因赋此写怀

注释:1. 癸未年:农历的一年。2. 钱唐:今浙江杭州。3. 巨可:作者的朋友。4. 六月:指巨可去世的时间。5. 池馆:水边的园林建筑。6. 凄凉:悲伤。7. 知何处:知道去向哪里。8. 生存华屋:在华丽的房屋中活着。9. 明朝家具载扁舟:明天就准备坐船出发了。10. 临平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南,是西湖风景区中的一座山峰。11. 百年:一生。12. 转烛:蜡烛的火焰由白变红,比喻生命的短暂。13. 时移事改:时间改变,事情也改变了。14. 金华北山北:作者的家乡在金华北山,用“北”字表示对故乡的怀念和尊敬。15. 慈亲:母亲或祖母。16. 两载淹留归未得:两年来一直在外漂泊,没有回家。17. 孤儿有托女有归:孩子们都找到了依靠,女性也可以安心地生活。18. 余亦兴怀歌式微:我也被这情景所感动,开始吟诗抒发感慨。19. 九原:墓地,这里指死后埋葬的地方。20. 杳杳:遥远的样子。

译文:癸未年春天我在钱塘,巨可大在六月份去世,明年我就搬家到了临平,我将东归因为写下这首诗表达我的感伤。

去年六月十五夜,月明渔浦看潮生。

今年此夜对明月,凄凉池馆难为情。

故人梦断知何处,生存华屋含风露。

明朝家具载扁舟,又向临平山下住。

忆昔故人邀我来,笑谈白日驱风雷。

百年未半忽转烛,时移事改令人哀。

我家金华北山北,堂上慈亲年八十。

要知生死见交情,两载淹留归未得。

孤儿有托女有归,余亦兴怀歌式微。

悲来纵笔写情曲,九原杳杳心相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钱塘巨可大去世后,于癸未年的夏天写下的。当时,巨可大已经去世了三年,但作者依然思念着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首联“去年六月十五夜,月明渔浦看潮生。”回忆起去年六月十五夜晚,月光下看到渔浦的潮水涌动的情景。

颔联“今年此夜对明月,凄凉池馆难为情。”今年这个夜晚对着明亮的月亮,心中充满了凄凉之情。

颈联“故人梦断知何处,生存华屋含风露。”梦中见到老朋友,却不知道他的去向何方,他依然住在豪华的房子里,享受着风吹日晒的生活。

尾联“明朝家具载扁舟,又向临平山下住。”明天就要准备坐船出发了,又要回到临平山下住下来。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巨可大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