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雨初晴,清旦梳头坐草亭。
一陂草色为谁绿?
千树柳条无赖青。
忧患未平心耿耿,衰迟那遣鬓星星。
林鸠底事频呼妇,强聒春愁苦厌听。
三月三日雨初晴,清旦梳头坐草亭。
一陂草色为谁绿?千树柳条无赖青。
忧患未平心耿耿,衰迟那遣鬓星星。
林鸠底事频呼妇,强聒春愁苦厌听。
【解析】
三月三日:农历二月初二,旧俗在这天禁火寒食,人们不能随意生火。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祭扫节日。清明前后两日禁火三天,谓之寒食。寒食期间,人们只吃凉的食品。
清旦梳头坐草亭:清晨起床梳妆打扮之后,坐在小草亭里休息。
一陂草色为谁绿?千树柳条无赖青:一片草地的颜色,是谁染绿的?满山遍野的柳树,又是谁来添翠的呢?
忧患未平心耿耿,衰迟那遣鬓星星:忧虑国事未平,我这颗心总是忐忑不安;年老体衰,哪还有精力去理会这些!
林鸠底事频呼妇,强聒春愁苦厌听:《诗经·周南·关雎》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句,后用“鸠呼妇”比喻丈夫对妻子的呼唤。此诗中说:“林鸠底事频呼妇”,是说这鸟儿为何频频地呼叫着他的妻子呢?诗人以“强聒”来表明自己要与妻子一同度过这春愁的烦闷。
赏析:
《寒食漫兴书所见二首》是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诗人在寒食节这天,因思家而作诗。第一首写诗人早晨梳洗完毕,在小草亭上歇息,观赏春景的景色,感叹春天已深,感慨时光易逝;第二首写诗人因担忧国事未宁而心绪不宁,又因年老体衰而力不从心。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