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铸鼎处,仙台成昼图。
寒云生洞渚,暝色入苍梧。
如雾飘丹阁,非烟起玉炉。
年年漫来此,无处挽龙胡。

注释:

轩辕铸鼎处,仙台成昼图。

传说黄帝在轩辕铸鼎时,曾经登上了仙台。

寒云生洞渚,暝色入苍梧。

冷清的云彩飘浮在洞口和洲渚之上,天色昏暗地进入了苍梧树中。

如雾飘丹阁,非烟起玉炉。

像烟雾一样飘荡在丹阁上空,不是烟霭升起于玉炉之中。

年年漫来此,无处挽龙胡。

每年我来到这里,却找不到龙胡草。

赏析:

这首诗是元兴寺的二首之一。诗人以独特的视角,生动的描绘了这一景象。

首句“轩辕铸鼎处,仙台成昼图。” 诗人以神话传说为背景,描述了轩辕铸造鼎器的情景,并以此为画面。这里的“仙台”指的是黄帝登台铸鼎的地方,诗人用这个意象作为背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神秘而富有诗意。

次句“寒云生洞渚,暝色入苍梧。” 进一步描绘了这一神秘而美丽的场景。这里的“洞渚”和“苍梧”都是具体的地点,诗人用这些具象的词汇,将抽象的画面具体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中的意境。

第三句“如雾飘丹阁,非烟起玉炉。” 诗人再次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如雾飘丹阁”和“非烟起玉炉”这两个场景描绘得更加生动。这里的“丹阁”和“玉炉”都是具体的物品,通过这样的描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最后一句“年年漫来此,无处挽龙胡。” 诗人以感慨的语气结束了整首诗。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心情,他每年都来到这个地方,但是却无法找到龙胡草这种珍贵的草药。这既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元兴寺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